浅析医疗腐败的原因
一种药品从研发到患者手里,需要经过大致七个必要流程——批药号、批价格、各地价格备案、进医保、招标、进医院、进科室。所涉部门包括药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各地方政府医保办等。仅在医院这一环节,就要经过院长、药事委员会、药剂科主任、各科室主任、医生等。更为重要的是,打通这些部门,每个环节都需要钱。这些层层叠加起来的“腐败成本”,所形成的虚高药价,终埋单的却是患者和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医疗市场长期以来准入门槛过高,市场监管往往以罚代管现象比较突出,以至于不能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监管让劣币出局。但随着社会办医政策的大放开,中国医疗界正在进入宽进严管时代。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每天新开业30-40家诊所,每年新开业2000多家私立医院,快速放开医疗机构准入的背后,必然是政府加强监管时代的到来。不然缺乏有效监管的医疗市场放开或将是一场灾难。因此,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监管很可能将越来越严。

医疗腐败形成的原因
我国卫生监管体制不健全。医疗行业大的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卫生部门十分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在这种环境下又缺乏完善的卫生监管体制,使得惩治医疗腐败缺乏合法性依据。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
医疗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医疗行业中,医生总是可以通过比患者拥有更多疾病信息的优势,提供昂贵而不必要的医疗服务,药品厂商利用其医药性能和成本信息优势谋取更多私利,甚至患者利用其信息优势骗取政府的免费资助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医疗行业中的腐败现象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更难于被发现和受到惩罚。同时,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医疗监管人员往往难以有效区分医疗腐败行为和由于工作原因引起的失误,从而很难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医疗腐败屡禁不止与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缺失,放松了自我要求,存在侥幸心理有关。在正常手段不能够满足医疗行业需要的情况下,个别医务人员就只有借助非正常手段达到“富裕”的目的。医疗领域利益链条长,一些环节透明度低,权力缺少有效监管,为一些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留下了可乘之机。
主要还是因为对于医疗腐败行为处理力度较轻,使得一些人员敢于铤而走险。
如何预防和扭转医疗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反腐败的主要内容之一。

医疗腐败的预防措施
1.医疗内部成立监管部门,能够起到一个相互管制作用。
2.完善相关法律,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不法分子就会有所顾虑。
3.对于腐败案件一旦查实必须严厉惩处,收红包、吃回扣,这种行为一般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疗腐败之风。
4.要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