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卫计委:要给妇产科、儿科医师松绑了!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8-23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包括“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对妇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等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改善人员待遇。”等在内的多项措施。
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多万,医生缺口也在30%左右,年年招人,年年都不够,招一个走一个,儿科医生紧缺并不是二孩开放才有的困扰,早些年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儿科又称“哑科”,小孩易患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又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病情,需要医生有很强的专业功底进行判断。通常,一名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那么长的时间怎可能还会有人过来儿科当医生呢?
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站岗”,有时候手术之间几乎没有间隔,产科的手术并不算长,可简单的一台剖腹产手术也要一个多小时。手术过多,作息时间不规律便成为常态,这就是产科医生!

所以说该给妇产科、儿科医生松绑了!医院管理者也要重视这个问题了。
医生不仅仅是医生,更是一个普通人
二孩政策出台,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就忙上加忙了。医生也是有家人的,也是需要陪家人的,而他们都在默默的为我们新出生的孩纸们牺牲他们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去迎接新生,这样的奉献到底谁懂?医生不仅仅只是医生,他更是一个普通人。
在人员方面,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医疗机构强化助产士、儿科医师与护士等紧缺人员岗位配置。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对妇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等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改善人员待遇。同时,启动大学本科助产专业招生培养试点工作,改革助产士职称评定制度。
在服务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尽快在省、市、县三级均建成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加大医疗机构内部挖潜,扩充产科床位,重点提高妇产科、儿科服务能力。
《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以大中城市和流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为重点,建立妇幼健康服务监测预警机制,动态了解妇幼健康服务需求变化,科学划定预警线,制订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建立绿色通道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比例有所增高,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和出生缺陷的风险明显增加。
《指导意见》提出,医疗机构在为经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卡)时,要认真询问既往生育史、难产史、避孕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各地要加快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健全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有效衔接和绿色通道畅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