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立医院走出 “新式”改革路线
甘肃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其中,“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对于破解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趋利行为做了有益尝试。
今年年初,甘肃省在渭源、通渭、敦煌、白银、庆城、康县等6个县(市、区)先行启动了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范围已由6个县(市、区)扩大到32个县(市、区)。
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从源头解决医方趋利行为
甘肃进行了种种尝试。为强化健康管理服务,减少患病人数,从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医院、医生趋利行为,今年年初,甘肃启动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
改革支付方式和分配制度是保证此次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也是实现节约医疗卫生费用目的的途径。
甘肃省印发的《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总费用包干、合理奖惩、年度预算与服务数量质量考核相挂钩的原则,改革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按照公平与效率统一、谁服务谁获益、群众满意度与补助额相挂钩的原则,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方式。
同时,当地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增强,患者就诊率明显下降,门诊、住院人次与改革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3.19%和10.28%.
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鼓励家庭保健未病先防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县在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中,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教会居民运用刮痧、艾灸、拔罐、药浴等简便的保健方法,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利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开展家庭保健,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同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向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表示,甘肃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将中医药纳入健康体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共同促进健康管理。
同时,要求综合医院培训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在做精做强西医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医药工作,达到提高疗效、降低费用的目的。有条件的市县级综合医院可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享受中医医院待遇。鼓励大中专医学院校增加中医药教学课程比重,培养更多中西医复合型人才。
全面开展健康检查“锁定”管理对象
渭源县卫计局局长介绍,健康体检是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的基础,是筛查糖尿病、慢性胃炎等20种慢性病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25% 的村,与乡镇包村干部和计生专干一道,携带《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入户宣传,通过《渭源县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 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入户调查,对45岁以上女性和55岁以上男性中疑似慢病患者以体检通知单的方式告知其到乡镇卫生医院营销或在村上设置的体检点参加免费体检。筛查出患病人群后,根据筛查结果按20种病建立档案,纳入管理进行随访干预。
贫困户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建档立卡推行“干预模式”
据统计,渭源县卫计委精准识别了2348户因病贫困户,并在全县卫计系统抽调医务人员638人对2348户精准扶贫户中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进行 “1+1”健康教育和就诊指导。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后,新农合先按照提高5%的比例进行报销,报销后个人自付 在5000元以上的由财险公司报销,财险公司补偿后再进行民政救助。后,新农合再次对患者自付部分进行全额兜底补偿。
此外,渭源县各乡镇及其村社健康管理小组与农户签订了《渭源县健康促进模式改革“4+1”签约服务协议书》,由各乡镇包 村干部、计生专干、乡镇医生和村医组成的“4+1”健康服务团队对筛查出来的20种慢性病患者以及其他发病率高的患者,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教育活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