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破除 医护“跳槽”更简便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1-13

  从今年起,浙江省的教师、医护人员“跳槽”更容易了,在公办与民办学校、医疗机构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将不受限制,相应的人才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予以破除, 旨在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但是这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浙江省某中医院一年走了4个儿科骨干,让医院措手不及,留下的医生每个月都要 上6个夜班来缓解压力。

        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破除 医护“跳槽”更简便

  浙江出台鼓励医生“跳槽”措施后,一个十分现实的顾虑是,公立医院的医生会否集中出走,从而加剧医生紧缺程度呢?特别是儿科等科室,人手本来就不足, 再把医生放走,“医生荒”难免会加剧。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从长远来看,医生可自由“跳槽”,势必提升儿科等科室医生的“身价”,从而鼓励更多人从事这 项工作,相信只要熬过了一个瓶颈期,儿科医生不足等难题将得到缓解。而且,流出去的医疗骨干可发挥出“种子”的作用,一个骨干带好一支队伍,在医疗系统十 分常见,从全局看,这有利于扩大社会整体医疗人才资源。

  

  此外,能让医生集中走出体制的鼓励政策,其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为了推行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许多地方都出台了鼓励医生走出体制的政策,但由于医生不愿舍弃体制内的各种好处,真正产生良好效果的寥寥无几,相比之下,浙江若出现医生集中“跳槽”,反倒是一个可喜现象。

  

  医生不愿从公立医院培训流出,是因为公立医院属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轨后,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这为医生走出体制创造了条件。浙江抓住这个机 会鼓励医生走出去可谓正当其时,而在措施上,不仅医院不再阻拦医生“跳槽”,而且要配合做好离职医生的养老保险转接,医生没有后顾之忧,当然可以走出去。

                   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破除 医护“跳槽”更简便

  浙江的鼓励措施中,难得的一点,是“跳槽”医生还可以“跳回来”,这与过去的用人机制大不相同。以前,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只要舍弃了编制,再想回来 几乎不可能。但现在不同,只要经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同意后,就可直接考核聘用,“跳槽”出去的医生再次回到原医院成为现实,如此双向流动,医生走出去更加没有顾忌。

  

  医生能进能出,不仅有利于公立医院营销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利于破解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困局,更可突破多点执业和分级诊疗等改革瓶颈。机关事业 单位的养老保险并轨、针对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优惠、医疗重心下移等改革举措,无不有利于医生走出体制,这些因素累加在一起,假如再配套出台其他鼓励措施, 医疗人才队伍这盘棋就可走活。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