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医院管理 > 正文

医疗设备管理的8大流程

来源:霍尔斯医疗管理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06-24
  1 医疗设备购置流程
  
  设备申购 → 设备计划制定 → 竞价谈判  → 合同签订  → 设备考察 → 合同执行 → 入库调拨
  
  2 医疗设备维修流程
  
  当医疗设备损坏时,该如何进行医疗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首先由故障设备使用科室提出维修申请,设备科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若修复则填写维修报告,记录故障原因、更换配件、费用支出、修复日期等,并由使用科室签收;若不能修复,则提出外修申请,报设备科主管签署意见后送分管院领导审批,同意后即请生产厂家或院外技术人员维修,填写外修报告。
  
  维修报告存档。
  
  3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流程
  
  设备使用管理主要是对设备在用状态的监管,保证设备充分运转。
  
  使用科室定期向设备科提交使用记录, 并填写设备状态、使用例数、开机时间和操作者等。
  
  设备科统计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 分析故障原因。
  
  根据财务提供的设备收入和使用成本对设备作效益分析,为设备的保养维修、报废提供依据。
  
  4 特种医疗设备管理流程
  
  特种设备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和放射设备三类。
  
  特种设备管理关系到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从设备购置开始到报废终止使用,必须全程监管。
  
  设备选型时应考察生产厂家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设备验收时查验相应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计量合格证,压力容器应有法定检测部门的压力检测合格证,放射设备应有放射防护合格证。
  
  设备科应给特种设备单列建账:包括计量设备、压力容器、放射设备台账,同时制定特种设备标签张贴在设备上。
  
  台账和标签同时标明特种设备种类、投入使用日期、检定日期、检定周期。
  
  决不能超周期使用,到下一检定日期前应进行检定。
  
  特种设备检定合格, 张贴合格标志,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进行维修后再检测,合格使用,不合格报废。
  
  检定报告存档备查。
  
  设备科应对特种设备定期抽查其准确性、安全性。
  
  使用科室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备科报告。
  
  5 医疗设备报废流程
  
  因方法落后、设备性能不完善、国家要求强制报废的设备,设备超期使用、自然损耗的设备,故障频繁、维护费用过高的设备,设备性能明显降低、维修后无改善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排除的设备等均应报废。
  
  报废由使用科室向设备科提出报废申请,设备科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性能进行鉴定,签署意见后报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
  
  根据设备的性能、诊疗效果、资金回收情况、使用年限、若继续使用的使用成本等综合情况决定是否应报废,再报院长审批。
  
  6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流程
  
  设备档案管理应记录设备从进入医院到报废的全过程。
  
  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原始资料,如合同、安装验收报告、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注册证、合格证、使用记录、维修记录、设备资质、供货商资质、设备的评价资料等。
  
  各环节资料均交设备科档案管理员归档。
  
  向院长、设备科和使用科室提供相应的查询,不同岗位查询权限不同。
  
  7 医疗设备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科根据合同和院长、设备主管、采购员与使用科室负责人共同签字的报销单据支付货款。
  
  合同约定有质保金应扣留质保金,待质保期结束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供货商三方签字的设备正常使用报告方可付质保金。
  
  根据设备购进、调配、报废情况编制折旧提取及使用成本表。
  
  财务科建固定资产账,设备科建实物总账,及使用科室实物分账。
  
  8 各管理流程的质量控制
  
  设备购置流程中,若出现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使用科室应承担与设备折旧等值的经济责任,设备折旧未完成以前不得更新设备,设备使用率不达标不新增同类设备。
  
  设备维修流程中,设备完好率、内外修比例、平均故障时间、维修费用所占设备总值比例是评价设备维修人员的重要指标。
  
  设备使用管理流程中,设备使用率、检查阳性率、成本效益分析可反映设备使用状况,不达标处罚使用科室。
  
  特种设备管理流程中,重点是按周期强制检测,保证准确安全。
  
  设备报废流程中,未严格履行报废程序,财务科不得下账,相应部门承担责任。
  
  档案管理流程中,按档案管理标准收集资料并归档,不缺项,不遗失。
  
  设备财务管理应严格执行合同,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