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广告投放的四大误区
民营医院营销离不开广告的支撑,有句话说的很直白,广告就是民营医院的娘。但事实验证,有的民营医院通过广告的投放迅速地建立了光环效应,开拓了良好的经营规模,迅速的发展壮大;有的民营医院却因为广告的投放却陷入运营更加艰难困苦的境地,甚至濒临于倒闭。因故,在新的形势之下,医疗广告的投放环境的变化迫使民营医院的操盘手要走出以往的窠臼。霍尔斯医院营销顾问指出民营医院在成立之初为了打响医院品牌知名度带来短期效益可以采取投放广告的模式,但是绝对不能长期依赖广告。
霍尔斯医院营销顾问指出大多数民营医院采取模仿莆系医疗的大范围广告投放的模式来获取利益。很多民营医院的广告投放都在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能量体裁衣
要做到广告效益的大化,就是要做有效广告。有效广告的要件之一就是量体裁衣,根据自己医院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媒体,设计合理的诉求,达到广告的大效益。一批批倒下的民营医院之所以在广告投入上栽了大跟头,无不是忘记了量体裁衣的古训。
1.广告的表现与医院的规模不相匹配。很多民营医院的场地和设施很有限,不是租来简陋的一、二层楼,就是几间低矮的平房,但就这样的条件,广告主偏偏要模仿人家的样子,搞什么科室建制样样全,什么科室炒得热就上什么科室,然后各科室的广告一起来,肝病、糖尿病、不孕不育、妇科、男科、肛肠科……,看广告以为这家医院了不起,什么病都能治。
医院的实力是要靠一定的规模来验证。患者的信心也同样需要医院的规模来加强。广告的目的不仅仅是把患者引入到医院,而让患者接受治疗才是医疗广告的终极目标。一间诊室一个科,一个科室一名大夫,你的广告吹嘘得再怎么好,看看你的就诊条件,无法令人信服你这里能够治疗疑难病。所以,这样的广告只能自己看了舒服,对医院的促销并无积极的作用。
2.广告的诉求出现偏差。广告的诉求,依据不同的医院,有着不同的特点。诉求必须符合自己的个性,是广告艺术的黄金法则。医疗广告的诉求,有的适用规模大的医院,有的诉求适用规模小的医院。
比如规模大的医院展示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就是一种合理的诉求,患者来医院,就冲着你拥有别的医院不可能具备的条件,但对规模小的医院来说,如果也将诉求进行这样的定位,那就不是量体裁衣。本来自己的场地有限,再鼓吹自己拥有什么强大的专家团队,国际前沿的科学仪器,18种先进疗法,36种治疗方案,一下子把患者的期望值吊得太高,等患者了解了真实情况,立刻就明白你在蒙人,毫无疑问就能断定是虚假医疗广告。
3.广告形式和类型的误差。任何形式的广告,之所以能够存在,总有其存在的优势,但是优势也就意味着劣势。量体裁衣就是要求广告形式的优势和自身优势的协调,利用广告形式的优势,宣扬自己的优势。
除了广告形式的误差,很多民营医院还存在广告类型的误差。从广告类型上讲,有销售广告、形象广告之分。尽管品牌广告也是为了销售,而且是为了更长久的销售。但是从短时间的效益看,两者的影响力还是有一定的区分,销售的结果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民营医院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只有在生存的前提下,品牌形象广告才更有意义。
二、广告盲目投放
从莆系民营医院火速勃兴的个案,给很多民营医院种植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广告做得越多,医院的销售业绩越好;越是敢大笔的投放广告,医院的患者越多。
因为这家医院之所以能从众多民营医院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就是依赖广告的神奇之力。这家医院在经营的辉煌时期,曾经将广告几乎做遍了全国的电视媒体,甚至连央视这样的贵族媒体也敢大胆介入。其每月千万元以上的经营收益更是令很多民营医院啧啧称赞,眼红的羡慕不已。
于是,这种操作方法或明或暗得成为很多民营医院争相仿效的经营摹本,大家都想步其后尘。于是,一时间,敢不敢做放开胆量做广告成为民营医院能否勃兴的一种定论,至今都深深的影响着民营医院操盘手的情愫和思维。
广告大量的投放是否真能带来经济高效益的回报?客观地讲,应该说不能成为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实践证明,广告投放促进销售达到一定的水准后,无论怎么加大广告的投入,销售量都不可逆转的要进行萎缩。这也就是所谓的拐点理论。
根据这种业已证明的理论,投入多大广告,就有多大效益的想法,这种想法虽然超前,但是显然是不现实的。广告投入和销售量形成一定平衡关系后,再增加广告的投放,起不到任何促进销售的作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烧钱浪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据销售量增加广告的投放,在销售量维持到不再增加的情形下,就是广告的大投放值。很多民营医院做广告把自己做得牺牲了,就是违背了这种基本的规律。
三、重投放,轻制作
广告是通过适当的艺术手法和技巧的运用来达到准确、生动、简洁、鲜明地表现商品或服务等方面的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地表现广告的内容,能够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和兴趣,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怎么才能取得广告应有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你广告的质量。现在大多的医疗广告都属于跟风,不是以质量取胜,而是以播出的数量争取患者。今天看人家上角标,自己也跟着上角标,明天看人家上电视讲座,自己也跟着上电视讲座。
大多的医疗广告都是千人一面,都是一个版本的克隆,在广告的制作上很是草率,如果不是医院名称和热线电话的不同,患者根本无法区分是哪一家医院的广告。很多民营医院常常抱怨广告效果不好,但是就不检讨广告制作的粗制滥造。
现在媒体的价格一天天的暴涨,广告的成本也一天比一天在增长。广告的制作费用,与播出费用相比,其实占据的比例并不大,但是,相当的民营医院在广告的制作上吝啬投资,相反,在广告的投入上却不遗余力。广告不是以播出为目的,而是要以吸引患者、打动患者、让患者来到医院接受治疗为终目标。粗制滥造的东西,不但不能吸引、打动患者,而且会引起患者的反感,这样的广告投放无异乎是在浪费资金,根本达不到广告的目的。重投放、轻制作是民营医院广告根深蒂固的弊端。
四、广告投放手段单一
广告整合为有效的营销促进,是业被广告界、营销界公认的事实。
现在民营医院广告的误区之一就是手法的单一。患者只能单一的从一个渠道获得就医的信息,缺少关联的印证。这种广告效果限制了患者对就医的信心,兼之医疗广告的千人一面,容易使患者忙然不知所从。现在不少民营医院仅以电视广告为主打,而忽略了其他,这样的结果大大的削弱了广告的力度。
广告的整合应是形象广告和销售广告的组合,电视媒体和其他媒体的组合。在电视上看到医院的销售广告,又在全国性的权威报刊上看见医院的品牌建设广告,再通过互联网看见医院的详细介绍,患者通过全方位的信息了解,医院可信度立刻得到有效的强化,这样才能引发就医的冲动和行动。尤其网络广告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号称为e时代,可见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一家医院有网络不代表有实力,但没有网络肯定是没有实力的表现。遗憾的是,除了少数民营医院在网站的建设上注重投资之外,很多民营医院对网站的建设都过于草率,过于简单。民营医院广告的误区不仅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暂且谈到这里。
医院营销需要整合
霍尔斯医疗经过长期的研究创造出了“IMC12传播体系”,该体系涵盖了12种线上、线下、自媒体等传播方式。霍尔斯医疗提炼出来的12种有效的营销方法,能够支持医院改善之前所面临的困境或者窘境,使医院从品牌到经营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经济效益不好、人流量少、三低一高(低效、低俗、低平台、高费用)、营销没有效果、无法判断问题和效果、营销不系统、缺创意缺手段、尝试所有的方法没有起色,以上是几乎所有医院多少都会面临的问题,可是霍尔斯医疗根据自创的整合营销“IMC12”传播体系却可以帮您解决烦恼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