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去编制被“暂缓”,你们想这样吗?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11-22
“不纳入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尚未出台,为此,后续的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也暂时没有办法做。”前不久,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公开表态。这就意味着,部分事业编“退编”将暂缓。今年年中,人社部曾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临近年底,却面临暂缓实施的尴尬局面。

深圳去编制也遭遇“暂缓”
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公立医院医疗体制下的核心供给端,也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医院“去编制”,已经成了当前医疗圈热的话题之一,围绕去编利弊的争议一直在进行。
医生们怎么看?
对于“去编制”,不少医务人员都秉持“医疗不适合私有化”的观点,他们认为,“一旦取消编制,首先会被私立医院挖墙脚,如果待遇福利跟不上,将导致大批人才流失”;而支持者则认为,编制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宜当前近乎完全市场化的医院。他们认为医生取消编制,就等于拿去了孙悟空的紧箍咒,医务人员的就业机会将更加自由。”

“去编制”的核心阻力是待遇
对于“去编制”,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曾坦言:“编制改革里核心的问题就是待遇。”这也是别人不愿意去编制的一个核心原因。
长期以来,在公立医院中编制与福利捆绑在一起。深圳将近48.9%的医务人员是聘用的,存在有编制的和没编制的区别。问题是这种“两元结构”导致待遇差距比较大,有编制和没编制的人员在基础性绩效仍然是差别很大。而这种差别化对待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分地区,不论学历,不管是特大城市,还是医学博士,只要手中没有编制,皆逃不过"同工不同酬"的命运。
短时间内彻底废除编制并不现实
在公立医院人事改革中,北京曾宣布不再将公立医院纳入编制管理,现有编制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黑龙江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度,编外聘用人员与在编人员享有同等的政治、生活、工资福利等待遇,同岗同薪、同工同酬,并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