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防医疗事故,别等出了事才后悔!
近年来,医疗纠纷急聚增加,已成为社会新的投诉热点,通常一起医疗纠纷的发生,决不单是医疗技术问题,往往还有患者医疗知识缺乏、医务人员协调不当、服务态度及费用等因素引发纠纷。
医疗服务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医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安因素,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维护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
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具体有哪些?
(一)违反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医疗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职是医疗责任事故的根本原因
(三)技术水平低、业务素质差,是医疗事故发生的基础因素。不论是技术事故还是责任事故,无不与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有关。
医疗事故的处理及分类
1、处理医疗事故要公开、公平、工作并且及时便民,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定性要标准,责任要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
2、医疗事故分为:
造成患者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叫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受损的交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轻度功能障碍的交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一些其他后果的叫四级医疗事故。
根据不同级的医疗事故按我国条例进行处理。

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
要以加强医疗管理为中心,以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为重点,以转变传统观念为内容,以阻塞各种漏洞为方法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医疗管理,改变医院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混乱局面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中心环节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点措施。
医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
提高政治素质,就要在加强“四有”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首先是搞好在职成人教育,根据各类人员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
转变观念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要方面。要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过去在治疗上只注重“疾病”转向患有疾病的“病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