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2025年04月27日 05:00 星期日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基层卫生院血液难寻,急需“输血”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656 时间:2015-07-05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枢纽,承上启下,直接担负着农村的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等任务,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新医改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清远乡镇卫生院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一方面解决了基层群众就医难题,另一方面却引发基层卫生院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经相关调查发现,清远不少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所建,安全隐患大,危改任务重。医疗设备更是缺乏,现有的设备不少已老化,进入淘汰期,有些只能边修边用,很多检查项目无法开展,个别乡镇卫生院甚至没有配备救护车,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的质量。
 
  
 
  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执业资格率低、流失率高“三低一高”现象,人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专业机构不合理,梯级队伍无法形成,年青医务人员没人传、帮、带,缺乏临床经验,部分应配置的专业人员缺失,致使医疗服务水平一段时期内甚至出现滑坡现象。
  
  随着医改深入,工作量不断增大,一些乡镇卫生院只能临时聘用一些中专毕业的专业人员,由于人员聘用机制不灵活,人才引进难,导致学历层次较低的临时工占比不小,而临时聘用人员工资则全部由卫生院承担,又造成了卫生院经济上的不堪重负。而财政支持的经费,只能满足在编职工工资正常支出,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法对招聘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再加上乡镇卫生院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待遇低下,又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
  
  更让人纠结的是,少数卫生机构负责人不懂卫生管理,对国家政策特别是医改政策领会存在偏差和差异化运用,加之地域的差异性,更造成了乡镇卫生院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困、边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不断出现功能弱化的现象。
  
  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政府要做到补助政策到位,补助到位,低限度应保证人员工资、公共卫生按项目付费,改变目前以药补医的状况;设施建设方面,不应让贫困地区的政府配套投资,更不应让卫生院在银行贷款配套,特别是要加大对历史债务化解的支持投入,帮助有的乡镇卫生院尽快卸包袱减负担。
  
  其次,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要实现待遇留人的突破。现在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政策只适用于城市,不利于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稳定卫生人才的政策,如工资、住房、技术职称、晋升、社会保障等,还要做好乡镇卫生院院长人选的发现、培养、选拔、竞聘,做到用准一个带头人,盘活一所卫生院。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