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医院绩效管理三大误区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4-24

  医院绩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因为有时候,绩效设置或者管理得好,对于员工管理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医院的绩效管理需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以为绩效管理就是多奖励

  

  在欧美等许多国家,医院绩效管理都是以罚为主。在这些医疗体系中,虽很少扣奖金,然而一旦员工行为违规,将面临极为严重的处罚。只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无论这个失误是大是小,都会受到处罚。虽然这种绩效管理看似缺乏人情味,却给医护人员灌输了严格的规范意识。其管理效果也显而易见。

  

  在中国,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医院的绩效主要以奖励为主,为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但过于倚重以奖为主的绩效考核方式,也很难将管理落实到位。在医疗体系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时,奖和罚都同样重要。

  

  2、管理者犯错与员工“同罪”

  

  在中国,绩效考核,尤其是处罚机制,主要的处罚对象一般是一线员工,很少是医院管理者。这种绩效考核方案一方面对管理者压力不够,带来管理无效或效果弱化,另一方面也会使一线员工心生不满。

  

  虽然现在国家对于医院管理者也出了较为严厉的巡查考核制度,但是就院内管理来说,关于医院管理者的问责机制并不完善。

  

  3、医院绩效考核分配差距尽量小

  

  以往,医院奖金的分配主要依据医生的职务、职称及学历等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可以体现在工资分配上,但如果奖金分配依旧如此,那就是一种不科学的分配方式。因为这种奖金分配方法虽然保护了部分人的利益,但会影响那些真正干得多的员工的积极性,正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绩效分配如果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仅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医院培训也失去了考核本身的意义。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