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基层医生的心里话,我们来听听!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7-16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分级诊疗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基层医院是否可以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能力,这将主要由基层医务人员来完成。但据了解,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才匮乏、服务能力薄弱的双重制约。也就是说,要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人才是关键。那么,究竟基层医院需要什么样的医生?什么条件能够让基层医生既能被引进来,又能留得住?让我们听听基层医生的心里话。

 

 
期待能力可更强

30岁的某医生是内分泌科室的医生。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去年他离开了工作5年之久基层医院,来到二级医院,完成了他职业人生的一次“转型”.

 


他在基层医院,不享受财政拨款。医院的效益差,医务人员的收入也直线下降,工资从刚毕业时候的月入3000元下降到1800元,所以他果断选择了‘逃离’。待遇下降只是造成他“逃离”的直接原因,“想成为一名更出色的医生”才是他选择离开的根本原因,因为基层医院几乎不具备成长的空间和土壤。

 


 

 
时间都去哪里了

王某是某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住院医生,今年29岁。由于工作繁忙,经常约会迟到,女朋友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放鸽子专家”“迟到专家”。


从来没给女朋友送过花的他,打算玩一把浪漫,答应下班后买一束鲜花送给她。白天忙得没空,临时接到通知晚上要开会。结果,下班时已经9点半,花还是没送成。

 

 
不被重视没有尊严没有有保障
 

被边缘化基地大医院虽说技术实力雄厚,但和我们规培生没太大关系,基地医院和外院规培学员就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关系,基地医院对外院学员没有责任感,认为把你培养的再好,三年后你也要离开,所以基地会优先培养自己本单位的规培学员,外院规培学员缺乏归属感,被边缘化,待遇也绝对没法和本院学员比,平等合理待遇无法保障。

 

 

 

作为医生,所要接诊的大都是病情危重急的患者,因而患者家属情绪失控的状况时常发生。这种情况大都是家属并不了解科学治疗的原则,因为患者情况紧急又听不进去医生的解释,结果就向医生吵闹起来。工作几年来,多名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已经发生了两三次,辱骂的次数更多,可让医生伤心的并不是患者家属,而是医闹事件发生之后,医院领导为了息事宁人往往还要让医生去向患者家属道歉。甚至卫生院还套取了基层医生的补助费。这不得不让每位基层医生都寒心啊!不被重视也没有尊严更没有保障,那现在基层医生图的是什么,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的责任心啊,假如真的没有基层医生的存在,那估计现在的基层地区那就是患者满地啊!

现在众多的基层医院,尤其是一级医院,患者寥寥,医院的设施设备落后,医生的水平资质平庸,这些因素都让基层医院的发展陷入到恶性的循环中,要么人才引不来,要么留不住,终结果还是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差。这种情况下,医生并不真正具备分诊的能力,分级诊疗也就成为空谈。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