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广告炒作会使医院更好吗?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18-06-08

这几年,民营医院在市场上显得异常活跃。每当打开当地的一些报纸,半版、整版的平面广告就扑面而来,民营医疗机构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作为医疗产业中一支新兴的力量,民营医院所面临的市场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生存与发展是否一定要用大规模广告来造势炒作呢?

广告多 非法的也多

目前,民营医院营销策略不外乎以下几种:平面品牌广告费用过大,就做短期的软性广告;中央媒体花钱多,就在地方小媒体上轮番轰炸;确立一两个专科,通过自主销售低价“处方”,来实现大钱大赚,小钱小赚的目的;不可否认,这些广告宣传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夸大和误导成分,甚至无中生有、杜撰出康复病例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实现吸引消费者,聚拢人气的目的。

 

倘若以短期获利的眼光来看这一现象,民营医院这种方式无疑是有效的,广告出去,病人进门,结果定然可以财源滚滚。然而,从长处考虑,一个民营医院寿命可能会因此做法而提早夭折。

有特色 广告效果好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民营医院的广告营销呢,要不要争相刮流行风呢?民营医院广告应该刮什么风,刮几级风?

 

很多管理者认为:目前的民营医院存在着两大弱项。是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差。第二是学术氛围差,学术成果少,不能吸引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加盟,只有靠一些退休医生支撑,而一旦这些老大夫离开,医院便很难维系。

 

但是,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民营医院,照样刮自己的广告强风。之所以说他们与众不同,一是因为他们的管理人才确实不凡,大都有海归、博士的教育背景,而且专业与医学很相近,是地地道道的管理学专业教授;二是因为他们对民营医院做广告有着独到的见解。

 

从经济学角度看,广告的确是一个迅速让别人认知的有效途径,但它需要重复,即反复强化,投入很大,而这些投入势必都要在经营收入中补偿,广告支出越多,产品的价格就越高,也就是说患者承受的负担越重,这对于某些民营医院来说是不适用的。另外,医院广告营销不是一两句广告语能说得清的,说不清,反而容易误解;而且一个医院品牌的确立也不能靠做广告来完成,医院的认知度固然重要,但是其美誉度、患者的信任度更加不可忽视,这些是不能靠广告实现的。

而对于民营医院大打特打专科牌的做法,如果医院的确有疗效超群的专科,当然可以大搞特搞宣传。如果只是为了吸引病人,拿一些目前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疑难病来做幌子,以卖所谓自制特效药为手段赚钱,那就是砸自己的牌子,也是给整个民营医院团体的声誉抹黑。

 

树品牌 不单靠广告

不做广告,不刮流行风,民营医院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度?如何吸引病人呢?

 

其实民营医院不是绝对不能做广告,但不能单靠广告;而且即使不以广告的形式宣传自己,还可以采取更加务实的方式。对于一家中小医院来讲,首先要做的是利用3~5年的时间,提高医院的社会认知度,丰富医院的学术成果。医院不能独打一两个专科,而应是各科协调发展。对于原来疗效较好、基础扎实的专科,应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争取搞出一些学术成果。

 

值得强调的是,医院应立足周边地理位置,及时调整策略,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把保健防病知识送进小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服务重点。对生活水平偏低的患者,仍保持提供低价有效的医疗服务;对社区中的中、高收入人群,除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外,还利用中医、西医“治病”的优势,建立养生中心及健身中心,大力开展日常保健服务,设立多种保健项目,采取会员制等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刮起除简单广告外的宣传强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