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医院信息化 > 正文

信息化在医院管理系统中思维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8-23
  当前,信息化浪潮势如破竹,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也生动地展示了医疗发展的美好前景。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是医院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和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主动求变、自我颠覆,努力寻找传统公立医院应对时代挑战的道路。
  
  信息化发展到现在,医院已经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系统在医院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连后勤中的工人调派,水电气的管理都纳入了信息化之中,由此可见医院信息化力度之大。然而如此众多的信息系统上线、资金投入,是不是真正达到目的?医疗质量、职工主动性是否随之提高了?医院的运转是否流畅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为了电子化而电子化的建设思想已经让很多医院忘记:信息系统主要是为管理服务的,任何一个系统上线,我们都需要在其中体现医院信息化管理思维。
  
  “不忘初心”也许适合与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共勉。对于信息化的本质,实施信息化的目的,首先要考虑管理需求,然后再考虑数据再利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度数据共享的方式来改造流程、提升效率。让信息系统回归管理管理本质。
  
  认清信息化的本质是医院建设好信息系统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医院根本,迫切的需求,让信息化系统贴近业务,贴近医生人员,才能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实用性。但是,医院了解并把握信息化本质,还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还需要做到明确信息化发展方向,这是医院建设好信息化的另一个要素!对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总结来说就是管理。
 
医院信息管理
  
首先是客户管理。
  
  医患之间的关系在转变,医生与患者之间正在向服务提供者与客户的关系转变,客户关系管理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信息系统要通过回访管理、慢病管理、预约诊疗系统、便民服务系统、物流系统等,维系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是科学的、可信的绩效管理。
  
  目前医院的绩效评价标准大的问题是单一,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劳动质量,导致分配不公,分配不均,医务人员意见大。信息化系统有着天然的数据优势、统计优势。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把单一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服务指标、费用控制指标,提升为综合病种、转归、费用、效率的综合指标评价。在科学、可信的绩效管理下,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热情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医院绩效管理
  
后,就是其他诸如大数据、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等应用。
  
  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认清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好信息化系统基础,把握不住信息化的本质,系统的根基就不会牢固,认不清发展方向,只会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加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
  
  来的医学要整合更多的数据,基因、生活的状态、工作的习惯、环境地域等都会影响人的健康。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活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与医疗发展也不可避免。在未来,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将更加接近其本质。而当下,我们对智慧医疗的探索仅仅是开始,信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信息化建设没有止境。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