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业务范畴 > 医院管理 > 能本激励体系 > 正文

民营医院的绩效管理该何去何从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04-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行,民营医院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根据相关数据整理,截至2020年2月底,医院3.4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与2019年2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45个,民营医院增加1024个。这表明,国家政府在不断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促进现有医疗市场的竞争,增进社会福利。同时,新医改明确提出,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但是对于命运多舛的民营医院来讲,虽然有国家的支持,但是由于缺乏公信力,又遇疫情寒冬,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处于大起大落状态。如何在民营医院中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完善的、公平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目前民营医院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以利于医院发展和进步。

一、当前民营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
有些民营医院前期为了加速发展,大量招募了医疗人员。导致医院员工配置不合理,没有根据职务细分来设计薪酬体制。并且为了防止员工薪酬差距太大影响团队士气,所以医院在薪酬分配时降低了按绩效分配的比例,忽略了工作量、服务水平和能力、业绩贡献等因素对薪酬分配的比重。导致工作量与薪酬不成正比,打击了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对绩效管理缺乏重视
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对绩效考核意识薄弱,没有清楚认识绩效考核对医院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和优势,导致认识不够全面;此外,医院绩效考核制定者对考核体系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知识,没有经过提前培训和管理,导致设计出来的绩效考核细则与医院战略目标不符,进而绩效结果不尽人意。

3、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民营医院在执行绩效管理时没有根据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需要遵循社会公益性的原则;同时,设计考核体系过于复杂,设计过程中权重比例不明显,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抓不到工作重点,失去绩效考核的核心意义。

二、完善医院绩效考核的对策

1、增强绩效管理意识,提高员工参与度
无论是强制自上而下还是自主选择,没有岗位价值比较和全员参与讨论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这样设计出来的绩效管理制度也是有失偏颇。为了让员工注重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增加医院文化认同感,充分了解员工意愿和想法,选择让员工参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注重绩效管理的辅导和培训
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也要注重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辅导和培训,通过开展会议和访谈形式,及时了解职工对绩效管理认识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让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拒绝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医院的良性发展。

3、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
设计考核体系时突出重点,设立关键性指标,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财务指标与公益性原则、科研教学、科室管理等多个考核指标相结合,形成合适医院战略目标发展的绩效管理。

4、深入医院绩效文化的培养
医院绩效文化是全体员工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定期为员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扬以绩效为导向的医院文化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提高病患服务质量的同时从而为医院提供更大的收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