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发展中出现的三个问题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09-24
一、民营医院诞生的社会需要
解放以来我国的医疗行业定性发生了数次变化,从社会主义的福利事业到90年的公益性的福利事业,96年再改定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不同时期对其有着不同认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而无论定性为什么性质、什么时期,受益人群总是偏爱生活状况好的那部分,即城市人口特别是国企工人和公务员。
甘雨总是下不到广大农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总是发生在农村!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制定了不同时期不同政策,但有一个共同点"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事实上是事倍功半。
医疗行业的定性意味完全有国家财政支付解决问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财力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各级层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并且国营体制的医院有着无法克服的弊病,比如,医疗资源浪费、服务态度恶劣、搭车药、红包、药品回扣等等,根本就是顽疾!绝症!
只有一条路就是吸引社会资金,允许民营,引入竞争。所以说民营医院的诞生是社会迫切需要。

二、民营医院的先天不足
我国医疗行业历经六十余年积累发展成现在的三级医疗网,二三级医院人才聚集,设备先进齐全,并大有高新设备竞赛如火如荼之景象,医院的设置有两个必需要素,即人才、资金。
而民营医院刚刚起步有几人能投入资金量与六十余年积累相比。
众所周知,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一个普通人才自医学院校毕业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方能成才。
民营医院等的起吗?而成熟的人才却被死死的控制在国营医院里,甚至退休人员也被禁止到民营医院为人民服务。所以说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造成民营医院的"先天资金不足,人才不足".
三、民营医院竞争环境的不公平
无论民营医院还是国营医院,服务对象是一样的,或者说面对的是同一个市场。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在各个方面却有着不同的竞争条件。,价格政策。
医疗收费在价格方面看起来似乎民营医院有着更大的空间,其实不然。
长期以来,国营医院垄断市场,执行的是非营利性价格,甚至是赔本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杠杆。再同一个市场,同一种服务,有两种价格,有谁会愿意选择高价呢?民营医院步入市场后只能执行更低的价格才具竞争性。
而国营医院有国家财政补贴,不断的有设备拨款及各种投入,而民营医院谁来补?所以国营医院赔的起,民营医院赔不起,所以说价格竞争不公。第二,税收政策不公。看起来政府给民营医院三年免税的优惠,其实不然。如前所述,民营医院因价格竞争不可能有高额利润,更无盈利之说,也无财政补贴,但运行成本与国营相同,远高于国营医院。水、暖、电及各种费用高出国营医院收费标准一倍,包括环境卫生费国营医院每床九元,民营医院每床十八元。
且不说税种有多少,仅营业税5%,如此经营,营业税不管利润高低,有额必征,根本就无力纳税。而国营医院不但不纳税,还要补贴,在这里需要强调两者服务对象没变。
但你国营医院解决了贫困人群看病问题了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