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要限号了,医生可怎么办?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9-09
我国首发地方医疗基本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可谓亮点颇多,其中一条便是规定二、三级医院可以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门诊医师类别和专业特点安排其每日接诊患者的人数,保障患者的合理就诊时间。
到大医院看病,排上半天队,问诊过程却只有匆匆几分钟——一直以来,广大患者对此非常不满。根据《条例》,二、三级医院可以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门诊医生类别和专业特点安排每日接诊患者的人数,以保障患者的就诊时间。这意味着天天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将可以限号了。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限制医生接诊量,实际上就是今后医院门诊要实施限号。当前,深圳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一个医生一天看100多个病人也是常有的事。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利于自身身体健康,病人的就诊时间也得不到保障,还有潜在的医疗质量风险,间接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实行门诊限号,对医患双方都有利。
可以说,该《条例》将深圳正在推进的分级诊疗实现了法治化落地。很多医生的心声:限号是不违背医学本分的,是合理的、正当的。但是限号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工作,直接影响医院的收入,医院是不是有限号的意愿,这需要配套机制来解决。限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牵扯到公平性。如何在建立合理医疗秩序的同时保证公平性,这同样是非常尖锐的问题。
每个医生一天能够接诊的患者数量也是有限的,超过这种负荷来工作,无论对医方还是患方而言,都是双输的选择。限号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也是给医生减负之举。

“加号”没了,“限号”又来了。
或许无论我们如何制定所谓限号的“规范细则”,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医生和患者的诉求。回顾我们多年费尽心机构建的三级医疗体制,从执业资格、价格收费到支付手段,究竟是管得太松了还是管得太多了?我们把卫生院建到了家门口,老百姓就会去那儿看病了吗?医疗服务是高度个体化的事,梦想着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一套满意的制度无异于没有制度。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收入是有所减少的,限号也是如此。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由谁来承担?我们渴望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