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自掘坟墓
新乡二县医院医闹事件,是小编在无意之中浏览到的新闻,这则新闻虽不像从前“魏则西”与“陈仲伟”事件那样引发恶劣影响,但近年来医闹事件频发的现象,却实在值得人们反思。悬壶济世、白衣天使,这自古以来就是由于世人对医生的感激及敬仰所孕育出的赞满之词。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国人对医疗从业者的看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改变。
随着近年来医闹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开始关注起有关于医闹相关的新闻。随后一些不良媒体的造谣传谣,使得不少人对医疗行业从业者的仇恨空前高涨,这就给医闹这一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滋生土壤”。
现如今,医患关系俨如仇敌。民众普遍认为医疗从业者工作体面,收入高,工作压力小,并且医院财政财政收入方面存在多种灰色手段与渠道。外加之有部分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存在着不良作风,如“大病历”、“收红包”、“滥用医疗器械”等行为。小部分从业者的医德沦丧,互联网的传播和曝光以及一些不良媒体的夸大渲染,使得后一层遮羞布被扯下,普通大众对于医生的观感大为下降,医患关系变得更加水火不容。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公立医院由于医护人员薪水较为固定,又有政府的扶持以至于功利心并不那么强。外加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加以制约,所以公立医院的医生绝大部分恪尽职守。出现负面信息的多是一些监管不严的私立医院,可后医闹事件却多发于公立医院之中。遵纪守法的一方被指责,破坏法纪的另一方却高枕无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小编以为,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紧张、医疗人才稀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当中,公立医院里往往人满为患。为能得到尽快救治,部分心急如焚的患者,转而投奔人少的私立医院。但私立医院不同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主以盈利为主,加之我国对私立医院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心存不良的私立医疗机构就耍起了小心思。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在他们看来有利可图。在他们眼中,无论大病小病都“不容小视”;面对患者家属,他们嘴里的词多半是“不容乐观”。本来患者在就医这一方面是天生的弱者,再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患者内心的危机感,唆使患者使用昂贵的药品与医疗器械。虽然这些也能把病治好,但在这过程中却是用尽了小老百姓辛苦一生攒下的所有积蓄。更糟糕的是,由于私立医院医疗水平有限,患者在用尽了所有积蓄都没能把病治好时,私立医院就会把患者转入公立医院继续治疗。这时早已延误了治疗的佳时机,私立医院得到了利益,却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公立医院。
私立医疗机构之中的乱象无疑是为“医闹”提供了导火索。初的医闹事件是患者家属为了宣泄情绪,被悲伤冲昏了头脑,上医院挂横幅、设灵堂。引来政府部门的介入后,政府方面往往会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影响,后会选择给予患者家属赔偿金以平息事件。结果谁料这种处理方式却引发了更加恶性的循环。许多不法分子在这一现象中看到了“商机”,甚至成立了“职业医闹团伙”,帮助患者家属进行医闹索取赔偿金,并从中获取抽成。同时也有一些为了金钱舍弃人性的病患家属,为了能让身患绝症的家人散发后的“余热”,在患者临终之际送入医院就诊,他们为的不是治好家人,而是有意安排家人“死在医院里”。随后再勾结医闹团伙上演闹剧索取赔偿金。可见这表面上打着亲情牌的悲壮之举脚下淌着多么肮脏的浑水。这一系列恶性联动,促使医闹成为了社会一大隐患。
亲人离去的悲痛,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一味地把情绪发泄在医生身上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和我们一样都身在局中,同样无能为力。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所以起码要对自己和医生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请不要认为现代医学、医生能治好所有人的病。老百姓如果认为医生有哪里让人不满意的,不要医闹,可以走正规途径。别让“医生医不好国人”这句话烙印在每位医生的心里。道德败坏的医生有吗?有!但要擦亮眼睛,别因为部分媒体的放大与私立医疗机构的乱象就认为普天之下都是庸医。病人和医生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所有国人的生命。没有了医生,谁来给我们治病。要明白,医闹终只能是掘所有人的坟墓。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