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6地检出阳性!吴尊友提醒还要提防它…
来源: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11-18
除了冷链,吴尊友还有重要提醒!
连日来,多地在进口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短短2日内,已有山东济南、河南郑州、湖北武汉、福建泉州、甘肃兰州等6地通报,在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对此,海关总署表示:
1、目前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国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磋商;
2、暂停出现员工聚集性感染企业的产品输华;
3、加强风险监测。
为何近段时间会密集出现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的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对此进行了解答,并警示除了冷链外,还有要注意的新风险。

冷链频频检出呈阳性
主要有三个因素
为何近段时间会密集出现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的事件?据吴尊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因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变得更加严峻,单日全球报告病例数超过了50万例,这使得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
第二,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温度降低,使得病毒存活时间更长。
第三个原因,各地加强了对冷链产品的检测监测工作,使得被污染的物品能及时被发现出来。
这三个因素,使得短时间内全国多地发现了进口物品受到了污染。
冷链中病毒如何检出?
冷链中的病毒是如何被检测出来的?病毒来源如何确定?
据了解,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各地对进口冷链食品要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海关、交通、卫生、市场监管、地方政府及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分工被逐一明确。
10月中旬,印发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对生产、装卸、运输、贮存及销售等各环节作出了细致规定。
吴尊友介绍,这些文件的贯彻落实,使得全国各地加强了对这一类产品的检测。主要通过抽检,对每一批进入市场的海外产品,进行外包装的涂抹、内包装涂抹,取得样本经过实验室核酸检测后,就能发现是否受到污染。
由于检测的灵敏性,现在发现的污染,能够基本反映进口物品污染的情况。这也是加强外防输入,特别是防止物品作为载体把病毒带入中国的重要措施。
吴尊友:除了进口冷链这些货物也有传播风险
除了冷链,吴尊友还表示,境外货物应该都做到批批检测。
吴尊友表示,新的研究发现,原本以为只有冷链运输环节作为新冠病毒载体,实际上进入冬季以后,很多货物运输也产生了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节。所以,除了冷链以外,其他涉及到国外的货物也要加强检测。
他介绍,首先,冬季所有的境外输入,包括物品的环境、物品外包装、物品本身进行检测,要做到批批检,增加抽样比例;
第二、要对传送、运输国际物品的载体,包括集装箱进行环境采样;
第三、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以便疫情还在萌芽阶段就予以扑灭;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使得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只有贯彻这些措施,才能堵住物品作为载体,把病毒传入中国的渠道。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