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古代的知名“女医”
随着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热播,让“女医生”这个团体格外的受人关注。但是剧中的中药方子却一直遭到网友的不断吐槽,连政协委员都出来批评了:情节太离谱,容易误导受众。虽然电视剧剧情有些夸大了,但是在我国古代医术相当发达,医院管理历代出现不少医术精湛的女名医。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
1、义妁
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人,今山西永济人。西汉时,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有“女医”,称为“视产乳之疾者”。义妁是我国历史上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人。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来,医院培训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有传说称,义妁进宫,是为了习得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之后,在跌宕起伏的宫廷岁月中,她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却始终不卑不亢,终成为汉武帝册封的西汉历史上位女国医。
2、鲍姑
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代女名医,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位女灸学家。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
3、张小娘子
宋代有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名叫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
4、谈允贤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祖母也对医药十分精通。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婚后不久,她得气血失调之病,她不仅没有放弃学医,反而把自己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终于治好了病。不久,她祖母卧床不起,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她。在封建社会里,一些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生了妇科之病,由于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羞于请男医诊治,因而常常贻误病情。谈允贤成了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50岁时,谈允贤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写成了一部《女医杂言》,传给后人。
5、曾懿
曾懿,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曾懿的思惟和学识主要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首要部分组成。而评论争吵医学的主若是《医学篇》这本书。该誊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称于公元1906年。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上册共4卷。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下册也有4卷。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6、淳于衍
淳于衍是史上有记载的女侍医,其天资聪慧,在民间行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人甚至称她是“女中扁鹊”。不过这个本来可以名垂千古的女御医,却因为利欲熏心而丧失了医德,终成为在中国御医史上一个让人唾弃的医生。
汉宣帝皇后许平君怀孕,许平君将要分娩时有病。淳于衍,是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所欢喜的人,她时常入宫为皇后看病。霍夫人说:“霍大将军极爱小女霍成君,想让她成为贵人,此事就只有麻烦你了。”淳于衍说:“如何动手呢?”霍夫人说:“妇女生育大事,九死一生,今日皇后正要分娩,可乘机下毒药死,这样成君就可以当皇后了。如果事成,你我姊妹富贵同享。”许平君分娩后,淳于衍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送许平君饮服,不多久许平君说:“我头晕脑胀得厉害!药中不会有毒吧?”淳于衍说:“没有。”许平君更加气促,很快就死去了。
7、胡愔
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居太白山 (位于陕西郡县南)。据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补泻图序》,后题大中二年戊辰岁(公元八四八年)述,则胡愔为晚唐人。
胡愔堪称晚唐独树一帜的《黄庭》学专家,她研究《黄庭经》的主要特点,是涤除其中神秘的因素,纯粹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清晰明白,不杂繁术。其道可学而得,其术可修而就。凡研究《黄庭经》及道教养生术者,不可忽略。因其着多言医道,非笔者所善,不敢妄说是非,且存而不论。
8、邢氏
医术精湛的女医邢氏是南宋绍熙年间人,当时的阁门官韩平原要出差,邀请她来为自己诊脉,看自己的身体能否顺利地完成这次旅行。邢氏诊脉后,认为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担忧的是他夫人的身体。果然不出邢氏所料,几个月后,韩妻就病故了。
当时还有一个叫朱胜非的丞相,他的儿媳妇病了,也邀请邢氏来为其诊治。邢氏看过以后,说这是小病,不吃药也会好的,但她却不能怀孕,一旦怀孕将必死无疑。全家人都不相信,认为邢氏危言耸听,毫无根据。可后来的情况却如邢氏所言,这女子怀孕后不久也病故了。周密评价邢氏说:“余谓古今名医多矣,未有察夫脉而知妻死,未孕而知产亡者。呜呼,神矣哉!”
9-10、蒋氏、方氏
明朝安徽休宁人。蒋氏是婆,方氏是媳。婆媳二人,继承家学,专业儿科。凡急慢惊风、癫痫、疳疾,经她们治疗,无不着手成春。人们称赞她们是神医国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