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Mall带你解锁新型医院形态
据介绍,在浙江省杭州市,政策上的突破为Medical Mall的出现提供了生存土壤。该省多点执业政策放开很彻底,省内不限制医生执业地点,注册一地后,全省通用;Medical Mall突破了配置标准,对可共享的一些设施设备的配置不做硬性要求,相关合同协议可作为医疗机构登记有关诊疗科目的依据;Medical Mall的全程健康医疗门诊可试点开展二级及以下日间手术。
这里所说的MedicalMall是指设置在商业综合体内,具备商业购物功能,同时兼具中医、健康管理、医美、口腔等便捷的消费类医疗服务,涉及的投资方包括地产商、医疗机构、零售机构等,投入资金低为2000万元,累计资金投入超过41亿元。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重资产投资,偏向资源整合,对于运营者的要求较高。
不过,对“新型医院形态”“打破医院等级”等提法,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并不赞同。他解释说:“Medical Mall并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只是一个平台,将一些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诊所在同一建筑体内集聚。这种集合体也不是医院形态,因为基本不设病床。”在他看来,此种模式的初衷特别朴素,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社会资本办医在硬件、管理等方面的投入。
Medical Mall典型的代表当属新加坡百汇模式,诊所在其中尤为活跃。新加坡的秘诀是与顶尖医生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所有的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备,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如果某位医生的诊所需要购买昂贵的手术设备,医院还可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资金支持。2010年-2016年间诞生的MedicalMall,与平台的关系多以租赁为主,属于早期的MedicalMall,这和在动脉网9月19日发布的《梳理30家MedicalMall在5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这会是国内地产商转型医疗简单的方式吗?》文章中提到的MedicalMall有相似之处。
对于这种新医院形态,众说纷坛,但是客观的讲,容许开展试点和这种方式能否成功是两码事。
直到2017年9月,浙江省卫计委才正式出台MedicalMall的文件,将这种集中式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正式称为“MedicalMall”。同时将其功能上升到“共享”,希望MedicalMall内的医疗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发挥医疗的大价值。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