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保障是解决看病贵的必经之路
从2002年开始,医改的重心一直放在医院,主要措施是降低医疗收费。可实际效果不容乐观,一方面,“看病贵”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个别地区还有恶化倾向,农村因病致贫现象依然常见;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补偿不及时甚至不到位,许多地方出现了政策性“伤医”现象。
据国家癌症中心近发布的关于2012-2014年间中国癌症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研究披露,癌症患者的人均治疗费用为6.3万元,和国外的治疗费用比,这个费用已经很低了。但是,由于许多药物不在医保报销之列,癌症治疗费用的78.8%由个人承担,个人承担的治疗费用相当于患者家庭的年均收入的一半甚至全年收入。
2014年我国居民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5.56%,其中政府承担30%,个人承担33.2%,余下37%由社会医疗保险承担。也就是说,我国居民医疗花费的1/3要自掏腰包。
而2014年美国居民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14.7%,可谓全球高,但是,对老百姓来讲,个人掏腰包的比例仅占12.9%。美国人的医疗花费很高,但只要购买医疗保险,个人看病掏的钱却不多。尤其对贫困人群而言,政府还有额外的补助,个人承担的比例更低。也就是说,美国人看病更贵,但由社会保险买单,美国人不会感觉“看病贵”。
从之前医改走过的路,以及国外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国的看病贵,不是因为医疗收费高,而是医疗保障不到位。
二、未来医改的重心应从医院转向医保
2006年启动的那一轮医改,主要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增加医保的覆盖率,客观的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80年代开始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但改革的力度还是不大,目前的医保,仍有两大问题亟需解决:
1、覆盖面广,但覆盖水平低
刚才已经讲到,许多患者已经被医保覆盖,但在具体实施中会发现,许多诊疗项目和治疗药物是不在医保之列的,尤其是肿瘤、心梗、脑出血等大病的治疗,个人承担的比例更高。
2、社会保障倒置
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原则,保障的重点应该向低收入者倾斜。而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还不完善,呈现社会保障倒置现象。农民以及城市无业居民本来就贫困,医疗保障反而更低,看病的费用大部分还要自付,越穷的人看病越要自掏腰包,许多患者因病致贫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都是和社会保障的宗旨相违背的。
前些年的医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方面投向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也就是医院,另一方面投向医疗服务的购买方,也就是医保和患者,但因为资金毕竟有限,两个方面投入的都不到位。
今后的医改重点应该从医院转向医保,增大政府财政开支,将资金重点投向医疗消费的购买方,大幅度减少患者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同时,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收费,使医院通过医疗收费就能够维持生存。
医患双方是医疗的共同体而不是矛盾体,改革也不能为了照顾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只有各方的利益达到平衡,医改才能够成功。
(本文系霍尔斯智库转载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霍尔斯智库,商务咨询 :0755-23228976)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