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将大规模推广二次议价
新医改实施过程中,财政投入巨大,但未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三大问题:药品供应体系、医生不能自由执业及基层医疗机构行政化。药品供应体系的问题包括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加价率管制(顺价加价15%、零差率)和不得“二次议价”等。
现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仅仅确定药品进入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格和价格,从不采购药品,也不付款,不是采购行为,也不是招标行为,而是行政审批行为。深化医改,首先要简政放权,取消药品供应体系中三项不当政策,实施政府只管医保支付价格的政策。其次以医生自由执业和基层医疗机构改制为突破口。
允许医院二次议价可以解决五大难题:药品价格普降、医疗机构积极性提高、商业贿赂下降、无须增加财政负担、促进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改革。
专家提出医药分开的解决之道是要从慢性病领域破局,应该针对这个领域,研究制定有别于现行药物制度的专项医改政策,以慢性病管理及慢性病长期用药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和信息化等手段,探索一条深水区医改的新路。其中重要的战场包括分层诊疗、医药分家、商业医保等,甚至可以期待“一子落,满盘活”,僵局自此打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发布暨新医改研讨会,2014年12月9日在京举行。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医改蓝皮书主编之一房志武教授作主题报告。专家指出,自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年多来,医保覆盖率达到全国人口的95%以上,医保水平不断提高。但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没有得到大的缓解。中国新医改的必由之路,是去行政化。
蓝皮书总报告,以“专家建议”方式提出,应实施政府只管零售价(或医保支付价)并动态调整的政策,允许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谈判确定药品实际采购价,获取零售价与实际采购价之间的差价收益,让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价越低、获利越多,调动医疗机构降低药品采购价的积极性,让公开的价格竞争机制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让底价供货成为有效的竞争方式。初期可以以现行中标价为零售价,尽管这时仍有不少药品的零售价依旧虚高,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可根据经市场竞争形成的药品实际采购价对零售价进行动态调整。
专家说,现行药品集中招标的主要做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采购机构作为采购主体,负责药物采购。招标时坚持量价挂钩,发挥批量采购的优势。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采取“双信封”招标方式。(该招标方式根本不可能解决药价虚高几倍、十几倍的严重问题。因为该问题是顺价加价15%和零差率政策下,只招不采,形成了“采购价格越高、获利越多”的扭曲导向所致。集中采购、量价挂钩只有在“采购价格越低、获利越多”的正常导向下,才有效果,且只能解决几个百分点的问题。)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根本没有遏制住不断上涨的药品价格。
专家认为,允许医院二次议价(取消差价率管制,让医院购进价格越低,获利越多,有动力降低药品采购价)是降低药品价格的有效办法,这一招可以解决以下五大难题:药品价格普降、医疗机构积极性提高、商业贿赂不治而愈、无须增加财政负担、促进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改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