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暴力”是社会之殇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10-10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一份《医患沟通记录》流传于网络。患儿家属在这份记录上签名的同时,写下“如因肺炎医治不力,导致严重之后果,本人必将采取暴力手段”。
  
  不妨反思一下,如此极端的签字记录昭示着什么。新生儿病情危重,家人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从法律层面看,“暴力签字”无疑已经涉嫌威胁。更深层次的,也透露出患方在疾病面前的无知和无助,以及对医院和医生的整体不信任。在接二连三的社会示范效应下,他们以为“暴力”就能够震慑医生,让对方更加尽职尽责地救治。殊不知,这只能起到反作用,让更多医生面对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自我保护和撇清责任。
 
医患关系
  
  此事还折射出当前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在大的舆论背景中,医与患已经不再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而是各怀心思的陌路人。他们由于疾病产生了交集,缔结了关系,却难以在一时之间建立起信任。其结果不是患者无处寻医,而是寻不到真正放心的医院和医生。所以,当普通人因疾病而焦虑不安甚至走投无路时,不得不各显神通争取医生的“另眼相看”。看到长期以来医生和医院在暴力面前的妥协,有些人就不惜铤而走险。可见,对待暴力,必须零容忍,否则,一旦破窗效应产生,形成恶性循环,就是整个社会之殇。
  
  必须承认,医生在诊疗工作中不可避免要面对个别不可理喻的患者和家属,但如果因此就将所有患者归为“不讲道理,无法沟通”,那也是走偏了。从共情的角度,可怜天下父母心,家属因孩子重病极度难过而出现不理性时,尤其需要医生加以劝解和疏导。而从专业的角度,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沟通不到位,让家属从这份记录上只看到风险,看不到救治的希望和医生的真诚,也需要医生在白纸黑字之外加以补充和解释。
 
医患关系
  
  严惩暴力伤医,必须真正做到位。山东莱芜医生李宝华近日遇袭身亡,再度敲响了警钟。相比真正的暴力,患儿家属动用的“语言暴力”,同样是一种伤医行为,同样不可姑息。而根治暴力之殇,还需要探脉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从体制机制上给医患双方更多的安全感。营造社会化的大沟通和医患间的真谅解,加上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法治意识的强化,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