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业务范畴 > 医院服务标准 > 病患满意度 > 正文

“中国式”医患关系真的只能是相互“伤害”吗?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18-09-30

根据统计,80%的医院都发生过病人及病人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中国式”医患关系渐渐因此产生。

盘点那些被殴打砍伤的医疗事件  

2017年4月23日,南京溧水区护士被殴打  

2016年5月18日,一名交通事故受伤患者进入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诊室就诊,当时王俊医生在做手术,另一名医生在写病历。患者家属要求王俊停下正在进行的手术,为他的孩子看病,遭到拒绝。其家属借口医生救治工作不积极,辱骂并用铁锤殴打正在接诊的医生王俊,致其受伤倒地。  

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名医院发生患者刺伤医生按键,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生王云杰迎抢救无效死亡。  

有时候,  

他们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  ?

医生、护士,一个普通却又高危的职业,每次重大疫情爆发,冲在一线的他们,极尽全力的抢救一个有一个的生命,甚至是牺牲掉自己的生命,然而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譬如魏则西事件、活婴当死婴丢弃事件等等,让医院的诚信度大大下降,更是让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降至冰点,“天使”和“恶魔”,应该怎么对待? 

如何正确看待医患关系?  

总体是说来,医患关系和谐的占大部分,不和谐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之所以会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霍尔斯从三个方面足以解释:

1、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医学水平,对很多疾病仍然束手无策,患者普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导致期望值太大,当结果与心里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就会产生不满甚至气愤等情绪,出现一些偏激行为。  

2、患者维权渠道不畅:患者维权途径A:和医院谈判协商;B: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C:向各级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D:第三方机构协调。有了第三方调解,“医闹”现象大大减少。而“医闹”之所以猖獗的深层原因是患者维权渠道不畅,维权成本太高。如果只“堵”不“疏”,就有可能治标不治本,甚至形成患者维权的“堰塞湖”。对这部份长期维权却又得不到公正解决的患者来说,很容易被逼至墙角走向伤医之路。在一份数据调查中,因维权不畅导致伤医的占比为9%。

3、矛盾转移:在一份伤医事件数据统计中明显发现,在6月份伤医时间达到全年34%以上,急诊科占比40%以上,三甲医院占比50%以上,与就医环境、医务人员态度、不稳定情绪相关占比达84%以上,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到医务人员大多数时候只是伤医事件的一个爆发点而已。  

“我负责看病,你负责相信我”  

这大概是最理想的医患关系

霍尔斯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问题,只有加速推进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营造良好就医环境,健全患者维权渠道,解决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才能实现医患和谐。有时候,多点理解,多点信任,也许医患关系能达到完全的和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