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再次强调社会办医的重要性,但是,在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办医如何保质保量规范化发展,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监管成熟及行业规范化的加持下,社会办医必然能够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社会办医院
社会办医的内因,其核心问题是要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和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提升。

一、坚定信心
尽管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政策出现了细微变化,一些民营医院纷纷倒闭转让,有的甚至尝试“民建公营”,有一大批诊所关门歇业。但从政策看,国家支持社会办医的大政策没有变。
2019年十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2号)明确指出,社会办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动医师多机构执业。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十二条也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依法举办机构和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满足公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二、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尽管从《意见》看,一个强大的全面的高质量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似乎就在眼前,然而由于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要永无止境,看似织密了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仍然会有很多“可乘之机”,我们总能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活路,甚或还可以绝处逢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三、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
没有特色就没有
四、是必须走专科发展之路
太多的实践证明,民营医院只能走专科发展之路,大而全的你投资不起,也干不过大体量的巨无霸公立医院,除非你资金非常雄厚。
不管你干什么专科,只要你的技术、服务做到当地的NO1,你一定不愁没病人,也不愁疫情来了,上面关你的门,如果你的医院、你的诊所主要还只能看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你也确实比较艰难。
五、在规范的同时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我们看到的文件是《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难道作为民营医院就不需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吗?显然也是应该的。因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找到一家合适的医疗咨询机构很重要
民营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各位医院管理者的共识,但是如何实现却成为大家共同探究的话题。霍尔斯医疗咨询,深耕医院咨询管理多年,拥有国内外资深管理专家。
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到学科人才建设,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到互联网、智能医疗等智慧医院建设,大到宏观战略,小至一个服务细节,霍尔斯服务特色在于竭力提高患者和员工的获得感、满意度,以进一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