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护士多点执业缺乏是否可操作性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07-01
  医生多点执业的步子越迈越大。前些日子,广东省卫计委甚至将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推广到护士中来,提出鼓励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到基层开设专科护理门诊,鼓励护士在护理院、养老院巡诊或兼职。初衷当然与医生多点执业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高医护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出这种说法在国内还是首次。有人则认为,此举提出还为时尚早,缺乏可操作性。

  其实,国内的护理人员也跟医生一样,属于短缺资源。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护士与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仅有的1‰,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护士的短缺导致的结果就是现有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
  
  护理职业不需要像医生那样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学习期间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本相对较少,在正常情况下,报考护士的人数不会太少。但我国每年也有大量的护士毕业生求职无门,而医院却招不到急需的护理人才。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编制化管理等约束性规定阻碍了护理人员的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出台改变护士流动的政策。既然医生能多点执业,那护士为什么就不能呢?广东此次争做“个吃螃蟹的人”,打破阻碍护士流动的禁区恐怕也是出于此种想法。
  
  放开护理执业限制这种设想是好的,但是它还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一旦出台护士可多点护理的政策,那么,医生多点执业时的同样问题也将出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公立医院的护士本来就人手紧,他们并无空余时间,没有更多精力去多点执业。这种情况下,多点执业似乎更适合于体制外的护士。另外,护士在护理中常常需要提供延续性的服务,如果多点执业,就会将这种延续性打断。在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打算推广护士多点执业,可以说是并无操作性。

  无论是医生多点执业也好,还是护士多点执业也罢,落实这一制度的基础首先是要废除对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化管理制度,真正实行用人单位和医护人员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服务从业不受医疗机构的限制,使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对于护士职业而言,推行护士“职业化”制度,在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改善从业环境以及强化对居家医疗护理的保障的前提下,让护士成为与医疗护理并存的社会职业。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