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黄牛内部倒号 医院实名形同虚设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2-01

  女子怒斥北京广安门医院“号贩子”的视频再度揭开了“黄牛”猖獗、屡禁不绝的伤疤。整治“黄牛”的“利器”医院管理实名制没有落实到位,线上、线下找到诸多漏洞“钻空子”。有些“黄牛”倒号发生在医院内部。

  

  多情形不用身份信息可预约

  

  有人说,医院预约实行实名制不就行了,就跟12306一样。然而同样的措施在解决“号贩子”的问题上,效果就大打折扣。不是没有人试过使用实名制来遏制“票贩子”。然而效果并不是想象中的好,反而更加助长了“票贩子”的猖狂。有的挂号预约平台上,虽然要求实名注册,但输入编造的姓名和身份证号 码,只要格式正确就能注册成功,进入预约流程。医院的实名制没有落实到位,也就无法阻止“号贩子”刷号、囤号倒卖的行为。

  

  挂号实名制在国内许多医院早已实行,浙江某儿童医院培训从2015年1月1日起,实行“为严格的实名挂号及就诊制度”。在挂专家门诊号时, 必须出示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对于无法出示有效证件,或挂号信息与患儿真实信息不相符的,医院和医生有权拒绝其挂号申请和就诊要求。

  

  线上线下“多条腿”钻空子

  

  挂号实名制看似给“号贩子”设置了巨大障碍,可“神通广大”的他们还是能够在线上、线下找到诸多漏洞“钻空子”。

  

  在线下,“号贩子”们有组织地安排人轮流蹲守,现场排队这种原始方法虽然是“苦差事”,但“门路欠广”时通过倒卖“队首”位置,也能保证每天收入;而人脉广、关系硬的“号贩子”则宣称,可以从内部渠道获得专家号。

  

  随着医院网络投放号源的增多,“号贩子”又找准了网络挂号的技术漏洞——多数医院网络挂号平台未与公安部门的身份信息系统联网,这也是为何铁路购票实名制能够发挥遏制“票贩子”作用,而挂号实名制“治标不治本”的关键因素所在。

  

  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伪造身份证,在放号“闸门”开启时立即“秒杀”,囤下放出的专家号,然后派出“多路人马”寻找买家,找到买家后利用时间差,取消预约 空位腾出,马上用买家真实身份信息抢回,神不知鬼不觉“偷天换日”。由于预约不收费,即便号源终没有售出,“号贩子”也没有太大损失。

  

  为何“号贩子”屡打不绝屡禁不止?

  

  本是打击“号贩子”的“利器”,却在具体实行中困难重重,挂号实名制的技术漏洞、管理漏洞、法律漏洞,足以为“号贩子”提供生存空间。实名制肯定对“黄牛”“号贩子”会有很大的治理效果。但是,由于存在巨大利益驱动,“上有政策、下有对 策”,堵漏洞的效果还需要公安、工商、卫监等多部门严格执法等举措加以配合。

  

  “有些‘黄牛’倒号发生在医院内部,影响医疗秩序,损害患者权益,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着重加强管理,特别要禁绝医务人员、保安与黄牛串通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当利益。”上海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力达说。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医院营销在实名制预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在预约病人中加强甄别,例如要求出示病史,在后台看到同一手机号同日多次预约多个门诊时就会删除。

  

  某律师事务所主任表示,法律漏洞也需要及时填补。目前针对医院“号贩子”的法律仅有《治安管理处罚法》,惩罚上限是15天拘留加1000 元罚款;而倒卖车票、船票,刑法有明确入罪规定,对倒票行为的打击震慑作用明显,收益诱惑和违法成本间的悬殊加剧了“号贩子”屡打不绝的情况。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