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拟将“互联网+”入青海省医疗系统
近年来,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是优质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使得省内几个大型医院的患者人满 为患,而大多数社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病人相对较少。为解决这种日趋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省政协委员纳秀艳建议,将“互联网+”全面引入青海省医疗系统。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医疗方面提出了“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 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管理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引导医疗机构 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 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
纳秀艳说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来查询资料、消费购物,一些网络软件通过实名认证,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患者信息,为看病 挂号等服务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使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感兴趣的信息,比如挂号费支付、医生介绍、科室介绍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挂号平台同医院互 动,比如增加用户对此次挂号的反馈。或是在该平台上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避免患者来回奔波。通过这种模式,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对挂号平台、对医院的信赖感, 从而达到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此外,“互联网+”医疗还会为医院和患者带来诸多便利,例如:医保电子支付,使得支付便捷化,是患者减少很多繁琐的手续;健康数据以及诊断辅助系统可 以帮助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远程医疗与在线健康咨询的在线分诊均衡医疗服务,可实现医生医疗服务价值,帮助基层医生提高治疗服务能力。此外互联网医疗还 具有流程透明、交流方便、超越空间限制和碎片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
纳秀艳建议青海省全面实施“互联网+”医疗工程,选择部分医院培训做为试点,并在全省加大对“互联网+”医疗相关知识、信息的宣传力度,以及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