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学院 > 医师多点执业 > 正文

医师多点执业需在深化改革框架下开展

来源:互联网 编辑:kenny 点击量: 时间:2014-04-28
  医生的自由执业、发达的民营医院市场才能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基于此,国家不断发力,支持鼓励放开三甲医院的医师多点执业
 

 

  其实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验早已有之,只不过一贯掣肘太多、几无实效。深圳在前段时间拟大幅放宽其限制门槛,显然想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再进一步。对于此举,立场不同者自然有着不同的见解,但作为一个演进中的新趋势,放开“医生多点执业”,无疑与医疗资源的再配置,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重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某种程度上讲,允许医生自由多点执业,很有一股“解放生产力”的意味。一直以来,医生皆是彻底的“单位人”,必然要从属于某个医院。在这种人与单位捆绑的格局内,医生的流动性遭受限制,无法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这种体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多数民营医院人才匮乏、缺乏竞争力……而放开医生多点执业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将医务工作者从低效的体制里释放出来,并借此为民间医疗产业注入技术资源与发展活力。

  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使得医生增收的同时,也将助推民间医疗的专业化、廉价化。现阶段,民营医院受制于人才成本高昂,自身运营往往陷入两个极端:或高薪挖来成熟医师,从而走高端、高收费经营路线;或索性找些庸医、新手凑数,致使纠纷不断、乱象丛生。为此纠偏,创造条件“允许医生兼职”,注定是个不错的思路。其优越性有二:一来,盘活了冗余资源,促进人才红利大化;再者就是,操作简单、见效迅速。

  不过,计划想要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仍须先挣脱诸多利益羁绊。以深圳的探索为例,其也明显面临着某些挑战。一方面,医院未必会配合。纵使新规则内,“医生自由走穴,不需经原单位同意”,但院方定会通过排班、考勤等内部规章横加阻拦;另一方面,职务责任、个人权利难以切割划清。在编医生、合同制医生,角色身份繁杂,一股脑拥抱市场,似乎总缺个说法。

  总的来说,开展医师多地点执业试点工作,必须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整体框架下,有计划地实施。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