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疗质量,已经成为县级医院发展的要点!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11-06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对于医疗质量,人们的要求自然而然的越发提高。加上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严格的医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和紧张的医患关系更是加剧了医院必须改善医疗质量。
因此,提高医疗质量已经成为所有医院的首要任务,其最终结果是为了给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达到实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霍尔斯认为:医疗质量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以下几点。
1、医疗设备;
2、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3、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医院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原因都出在医疗因素和非医疗因素这两方面,因此必须实施改善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体。
因此,县级医院的管理者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着手改进:
一、非医疗因素
患者是医疗系统中最重要的人,这一事实得到了医疗系统中所有工作人员的认可。这个单一因素对任何医院的医疗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县级医院中,财政拮据常常导致医疗质量下降。经验表明,此时医院,应该首先开发优质服务系统,让患者感受到优质、舒适的服务,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从而达到吸引患者来院就医的目的。
下面列出了需要改善患者护理的一些问题。
1、访问
确保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在接待患者和面对患者的询问时,要做到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耐心的解答,这是患者来医院问诊的第一步。
2、候诊等待
在医院中,所有服务的等待时间都应最小化。在大多数医院中,因为领导和管理者没有重视这一点,或者是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在挂号、门诊、检查等项目门卫排长队候诊,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久而久之,患者会产生厌恶心理。因此,县级医院的管理者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或者是采取其他办法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在候诊时间里感受到轻松、舒适。
3、明确程序
确保医护人员清楚地告知患者有关医疗服务的所有程序的信息和说明。训练有素的患者咨询师可以与患者建立有效的联系,使患者的体验更好,医生的工作也更加轻松。
4、行政
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或其他一系列行政过程)应“对患者友好”。例如,对于住院患者,之前的很多医院对于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只是冷淡的说一句“在住院部几楼几号房几号床”,就让患者自己去病房,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其不好的印象。因此,医院需要打造一种高效、舒适、舒心的住院体系,不仅让患者便于住院,还要让患者感受到医院优质的护理服务。
5、沟通
医护人员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可以极大程度地减轻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挫败感和焦虑感的。医院可以建立由专职管理员组成的特殊“患者护理部门”,这不但可以加强医院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管理,还能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的互动。

二、医疗因素
要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这取决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医院的医疗设备。
1、培训职工
受过良好培训的新进医护比没受过培训的新进医护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这对于医院想要提高医疗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对于职工的培训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并加以实施,不管是新进医护还是有经验的老医护都应该进行培训,这样有助于新进医护尽快适应医院工作,老医护能够更新自己的医疗技能,这样才能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医疗设备
医院须安装必要的设备并妥善维护。这对于医疗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并且对于医院打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很大的贡献。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医院发展、规划所需,配备所需的医疗设备,并配备适当的维护系统,为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使用新技术
如今的医疗行业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医疗技术也是不断的取得突破,这就要求医院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医院的医疗技术以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
改善医疗质量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医院管理者应该在心中把它放在首位,而且还要引导职工也把改善医疗放在首位。这是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中取得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达到医院保障患者健康的根本方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