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医院筹建 > 正文

门诊输液有了“紧箍咒”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6-06
      从去年起,多地传出控制门诊输液治疗的声音。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医改新趋势”。门诊输液,作为国人普遍接受的治疗方式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吗?输液禁令,究竟是医改控费政策使然,是“限抗令”布局下的一招,还是遵从医学科学的体现?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取消门诊输液观察系列报道。

■热闹的输液大厅冷了下来

       近日,记者在广东省深圳市医院门诊大厅内,急诊科成人输液大厅约有2/3的座位空着。在以往的“输液大户”呼吸内科的诊室里,记者看到,医生开具的诊疗单几乎都是口服药物。

       该院门诊部主任说,权限调整后,该院门诊医生无法开具含有输液药品的电子处方,对于确需输液的患者,要由门诊医生在病历中详细记录用药品种、用量用法、疗程等信息,患者持病历在客服中心盖章后到急诊科免费取号,由急诊科医生根据门诊医生的治疗方案开出输液处方。“改革前,医院一天的输液量为300例~400例,呼吸内科大约有四成患者会接受输液治疗。现在,全院急诊输液一天只有100多例。”


       据悉,北京大学医院在2012年新门诊楼投用后就取消了门诊输液;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13年起、北京航空总医院自2014年3月起、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医院从2014年开始,都取消了门诊输液;今年4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也陆续关闭了门诊中心治疗室,不再开展各种注射及输液治疗。

■“门诊停止输液”过渡平稳

       我们所做的是卡掉不必要、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门诊输液转往急诊平台实施几个月来过渡平稳,医生、患者的反应比较温和,医院同时对患者和医生开展了宣传教育,慎用输液的科学治疗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介绍,在该省全面限制门诊输液前,已有不少医院先行探索。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设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建院之初就引进美方的管理模式,20多年来一直未设门诊输液室;杭州市余杭区人民医院作为一家县级医院,从2014年起逐步实现了门诊无输液,门诊输液处方比由16.5%逐渐降至7.44%,而且“没有接到一起关于门诊无输液的投诉纠纷”。


       不同于全面取消门诊输液,2014年8月,安徽省向社会公布53种不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名单,引导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控制输液治疗。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前不久该委对全省46家医疗机构进行的输液情况督导检查显示,与2014年相比,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门诊静脉输液处方比例下降19.06%,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下降21.35%。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数据表明,全省2015年大输液采购量同比下降29.7%。
 


 近两年来,医生和患者对合理输液的科学认知均有所提高,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输液的情况明显少了;坚持要输液的家长经过沟通和解释,也大都会听取医生的建议,不再一味要求输液。

■抗菌药物滥用引发药费攀升

       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停止门诊输液属于各地、各医院自行探索。从实践来看,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取消门诊输液的直接原因。

       我国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由来已久。一项关于医院门诊输液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前瞻性调查显示,在640名患者中,分别有66.1%、18%和11.6%的患者使用了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超适应证用药占比高达62.3%。

 


  在我国的门诊输液处方中,大约80%涉及抗菌药物,限制门诊输液是限制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途径。肖琳表示,由于靠管理层监管和医患双方自觉降低抗菌素滥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停止了门诊成人静脉输液。

       一位药物政策专家表示,轻症或初诊患者直接使用二线药物,甚至价格昂贵的三线药物的现象,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在医改进程中,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压缩药品费用空间,也是各地取消门诊输液的政策用意之一。

       无论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专业层面,还是从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政策层面,严控门诊输液都是必由之路,也是医改政策逐步推进的结果。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