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医院筹建 > 正文

您们有想过“医改”改完了,医务人员将会在哪?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7-26
  医改,为根本的还是医务人员的改革,所以对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酬劳待遇应该更加的放到突出的位置去,没有薪酬待遇改善的保证,规培后只会成为医务人员流失的催化剂。没有优秀的人才,何谈优秀的医疗质量。
  
  大医院的膨胀,垄断了技术、人才与资金;“走量”带来的庞大病例规模,支撑起一个个榜样案例,制造出惹眼光环,垄断了市场。但是,大医院的运转成本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被大医院吸引,造成的“小病大治”的同时,也直接推高了医疗成本。病人向大医院集中,拉长了就医距离,加剧病人扎堆,让“看病难”愈演愈烈。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定价体系,存在压低一部分以劳动技能价格为主的医疗服务的定价,通过抬高另一部分医疗服务的定价来弥补损失的“双轨制”现象。医院为了筹资维持自身运转,采取低基本工资和内部激励措施相结合,让医务人员必须采取一系列诸如“卖药”的逐利手段,引导患者增加包括药品和检查在内的医疗消费项目,才能实现自身合理的劳动价。
  
  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一系列逐利行为,显然有损医务人员的劳动尊严。由此导致的执业环境恶化和医患关系紧张,反映在医学院校招生疲软和多数医科毕业生改行,已经威胁到了医学事业的未来。但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改革以及改革过程中由于其他补偿渠道建成滞后引发的阵痛,也让此前收益颇丰的公立大医院,过上紧日子。然而,不论公立医院的经济成败,对自己的技术和劳动没有定价权的医务人员,基本没有争取合理劳动报酬的议价能力。
  
医务人员依旧没有议价能力
  
  药品加成收入因为其带来的“以药养医”弊病,一直饱受攻击。在各地的深化医改、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工作中,废除“以药养医”往往是开局之作。但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会带来社会风险。推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由于患者非常敏感的血液透析价格大幅上升,但是社保没有跟进,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导致了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终整体设计较为合理的改革方案被迫下马。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地方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因此畏手畏脚。
 
  
医护人员面对医患关系依旧没有反驳的能力。
  
  医改到底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医生的就医问题吗?可是医改7年了,到底该了什么,这么多年了,“看病还是难,看病更是贵,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改还是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不问什么,单单就患者个医生来说,根本就没有比之前好,这根改有什么区别吗?不仅没有区别,还加重了医生跟患者中间的关系,还是要加快移动端的APP应用程序368医患平台,不为什么,单单就只为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这就是医改要解决的问题,368医患平台就是为此而生的,患者提供了与医疗服务中心、医师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让医患关系没有那么严重,为什么现在还是有那么多的医患关系纠纷呢,怎么样去减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问题,移动数据端APP软件368医患平台不可少。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