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医院工作指导性文件,卫健委发布医院重点工作方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19-03-20
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部署2019年改善医疗服务重点工作。霍尔斯智库仔细研读后发现其中有诸多亮点。
强调制度建设
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医疗机构建立五项制度,包括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此次《方案》中的重点工作分成两类:一是重点制度;二是重点服务。其中“加强重点制度的建设与巩固”包括三项内容: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和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而且各有具体要点。
重视麻醉医疗服务
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是“行动计划”系列文件中首次出现。
2018年8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要求“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增加麻醉医师数量,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扩大麻醉医疗服务领域,创新推广镇痛服务,满足麻醉医疗服务新需求。”此次把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单列,折射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聚焦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改善护理服务一直是“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相比过往不同的是,此次《方案》首次把“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列入十大重点工作,这也是对前期国家相关政策的呼应。《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护理院(站)、护理中心数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加快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积极开设家庭病床,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
开展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
此前的“行动计划”文件,在药学服务方面,注重院内用药安全和用药服务下沉,此次《方案》则聚焦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鼓励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用药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开展个性化的合理用药宣教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探索开展用药随访、病情监测、药物重整等工作,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释放了这些信号
一、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提高就诊便利性。
二、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合,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三、提高医院员工满意度:不断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就餐、安保等后勤保障条件,完善值班室、淋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
四、继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资源,探索开展有医疗服务需求的非院前医疗急救患者的转运服务,加强相关工作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该《方案》同时提出,推进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和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其实早在2018年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名单》。可见,肿瘤MDT试点工作将持续深入推进。
强调制度建设
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医疗机构建立五项制度,包括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此次《方案》中的重点工作分成两类:一是重点制度;二是重点服务。其中“加强重点制度的建设与巩固”包括三项内容: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和大力推动结果互认制度,而且各有具体要点。
重视麻醉医疗服务
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是“行动计划”系列文件中首次出现。
2018年8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要求“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增加麻醉医师数量,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扩大麻醉医疗服务领域,创新推广镇痛服务,满足麻醉医疗服务新需求。”此次把持续加强麻醉医疗服务单列,折射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聚焦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改善护理服务一直是“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相比过往不同的是,此次《方案》首次把“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列入十大重点工作,这也是对前期国家相关政策的呼应。《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护理院(站)、护理中心数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加快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积极开设家庭病床,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
开展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
此前的“行动计划”文件,在药学服务方面,注重院内用药安全和用药服务下沉,此次《方案》则聚焦长期用药的药学服务。鼓励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用药信息和药学咨询服务,开展个性化的合理用药宣教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探索开展用药随访、病情监测、药物重整等工作,为长期用药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释放了这些信号
一、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住院床位、日间手术、停车等医疗相关流程的预约服务,提高就诊便利性。
二、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搭建医疗机构与患者居家的连续远程医疗服务平合,提高疾病管理连续性和患者依从性。
三、提高医院员工满意度:不断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就餐、安保等后勤保障条件,完善值班室、淋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
四、继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资源,探索开展有医疗服务需求的非院前医疗急救患者的转运服务,加强相关工作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该《方案》同时提出,推进国家多学科诊疗试点和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其实早在2018年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名单》。可见,肿瘤MDT试点工作将持续深入推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