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点执业并非“坏事”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08-19
多点执业的设计初衷,是想让医生脱离对事业单位的依附关系,成为自由执业者,打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的藩篱。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关键在于缺乏制度保障,这样的政策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我将离开体制执业,为中国优秀的医生们寻找一条新路。”近日,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从上海三甲医院辞职“下海”,成为新医改所期待的自由执业医生,他的微博“宣言”在医疗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医生多点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卫生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医生只能在所属医院坐诊,去其他医院兼职从事诊疗就属于非法行医。这也导致了名医专家向大医院集中,基层医院人才匮乏,结果民众大病小病都爱去大医院找大专家,致使门诊量激增出现挂号难等问题,而小医院社区医院则是门庭冷落。
2009年9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随后,广东、海南、云南、四川、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展开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过两年多试运行,2011年7月,卫生部决定将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所有省份,同时降低门槛,将申请医师的资格由副高级以上降为中级以上。
多点执业的设计初衷,是想让医生脱离对事业单位的依附关系,成为自由执业者,打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的藩篱。国家出台多点执业政策,是希望藉此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到基层和社区,这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然而3年多时间过去,多点执业在各地普遍遇冷,不少省份申请人数不足百人,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零申请”。
有数据显示,作为全国个省级试点的广东省,在试行医师多点执业一年多时间,只有100多名医生申请登记,而且均为同一系统内部多点执业。如此小的“动静”,显然远难达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民营医疗机构流动的目的。
医生多点执业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关键在于缺乏制度保障,这样的政策只会成为一纸空文。有先行者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整个体制对自由执业权的束缚依然很多。目前,教学、科研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更关键的是,能否获得这些资源不是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而在于你是不是个“公家人”——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医生的各种保险和福利待遇都由医院负责,医生在科研、教学、学术职称评定上都由医院说了算;以后的医疗报销、退休工资等也都指望医院。拥有国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的公立医院医生,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公开要求多点执业权利,相当于用身份保障换执业自由,多数人不敢“冒险”。渐渐地,起初选择自由执业的医生纷纷回归公立医院,以至于有了前车之鉴,少有后来者。
此外,医生要实现多点执业,一般要通过个人申请、所在医院同意、卫生局登记注册3个步骤。在公立医院,需要院长审批的多点执业几乎等于形同虚设。因为医疗人才与技术是医院大的竞争力,哪个院长愿意把优质资源无偿送到其他医院?
事实上,公立医院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优秀医生流失,而是应该放开理念。如果医院把平台建得足够好,怎么会担心专家流失呢?可能还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专家。医院面对的外部环境已经市场化,因此医疗服务市场也应该放开。我们可以借鉴律师行业,让医生成为自由执业人,能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机构。自由执业等于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竞争充分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使得医生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
如此一来,医生多点执业等于增加了优质服务的供应,可解决“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多点执业能够给医生带来更多报酬,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降低患者的费用。可以说,医生多点执业找对了方向,但这还远远不够,相应配套政策应尽快出台。另外,任何改革,如果医生群体不积极参与,将不会成功。张强教授无疑是一名勇敢的探路者。
霍尔斯认为,医生的多点执业对医院来说未必是坏事,正如上文提及的,医院把平台建立起来后,院内的医生走出去执业的同时,也会迎来其他医生入院执业。谁也不敢说自己医院的技术立足与同类医院的顶端,从而拒绝外来的先进技术,医生多点执业在某程度上可以为医院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同时也会为医院的品牌带来一定的提升,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