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你希望未来的医疗是什么样子?

来源:霍尔斯智库 编辑:霍尔斯小编 点击量: 时间:2017-09-14

引言:

  现在的社会,许多普通老百姓“谈医色变”,甚至讳疾忌医,而作为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面对各种医患事件也是满腹抱怨,有苦难说。那么,究竟怎样的医疗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你希望未来的医疗是怎样的呢?

  网友有话说

  @君不见卿:

  注重康复而不是注重治疗。

  现在的医疗无非是生病、治疗。病情好转后就回家休养。

  但是,后期康复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甚至比治疗需要花更多且更长的时间。

  @知乎用户:

  先把我的病治好。这是我对未来医疗的憧憬。

  @飘扬的胡萝卜:

  患者不再因为经济问题在生命与金钱之间挣扎,医生不再因为自己以及患者的收入问题在用什么药上痛苦纠结。也就是说患者看病不用担心因为没钱而只能等死,医生不用为了提高收入或者为了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而选择某种药物。

  @释然:

  给每个人建立健康数据库。

  把每次医疗,体检,运动,甚至每天的步行距离上传至数据库。

  当每次就诊时,医生可以查看近10年的详细生理变化。

  利用大数据,给每个人给出专项体检建议,达到先预防,先治疗。

  @匿名用户:

  朋友圈发各种偏方的,各种歪门邪道疗法的按非法行医处理。

  @HELIANTHUS:

  我只希望未来再也不要出现医生被砍死的新闻。

  再也不要让黑丝带头像遍布朋友圈。

  再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是医生,而面临危险,受伤哭泣。

   这是个着重“用户体验”的时代,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医疗领域。在老百姓反馈自己看病体验的同时,国家政府和医院也得以不断地改善进步,未来的医疗将会有十大发展趋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01 健康管理渐成趋势

   建国以来,中国主要疾病谱变化显著,死亡率高发的疾病由以传染病为主过渡到慢性病为主。而中国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模式也将会随着国家疾病谱变化而改变,未来以预防为主的诊疗模式可能更加贴合国情民情。

  02 养老产业待开发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数量,即65岁以上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目前存在着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老年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服务质量不足的情况,未来将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要求。

  03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影响

   首先,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相关医疗服务机构会相应增加。其次,母婴服务产业需求会增大,例如孕期保健、胎教、产后护理、早教等。再次,幼儿教育机构及教务人员数量也会顺势增加以满足增量需求。

  04 社会资本参与度提高

   从卫计委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民营医院的数量“突飞猛进”,仅2015年一年时间内就增长了1487家。目前,从医院数量的角度看,民营医院已经和公立医院“平起平坐”。从医疗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能起到推动作用。民营医疗机构的成立对中国医疗“供给端”起到补充作用,这有利于更好的满足社会医疗需求。

  05 医疗资源集中化分布

   未来中国人口会进一步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聚集,这就会进一步促使中国医疗资源不均等分布。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多更优,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进而再次推动了中国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

  06 分级诊疗势在必行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虽然在商业模式上社会争议和疑问较多,但是伴随着政策的开放和各方的探索,未来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仅如此,随着全民电子病历的健全,居民小病手机问诊,大病医院治疗可能成为未来看病“新常态“。

  07 公立医院做综合,私立医院做专科

   民营医院已经在国内医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加上政策层面的放开和支持,我们可以预期民营医院在中国医疗行业中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专科连锁”和“医疗集团”,这对医院增加规模优势,放大品牌效应,提升成本议价能力有所帮助。

  08 医院管理四大趋势

   医院管理专业化、科室跨部门协同、服务至上管理理念、医院开放性提高将是医院管理四大趋势。未来,医院经营可能会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大前提下,优化医院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态度,设计更人性化的诊疗流程。

  09 精准医疗势在必行

   精准医疗是新时代的诊疗模式,美国对精准医疗的定义为是一种新兴的,综合居民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变量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手段。精准医疗通过对患者健康大数据(基因,生活习惯,家族病史和病例)的搜集和分析,进而提出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和药物。这种模式不仅用于疾病治疗,更侧重疾病的预防。

  10 医疗相关技术应用前景大

   随着科技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医疗相关技术,它们将逐渐被广泛使用,例如3D打印器官、机器人手术、基因测序等等。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