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医生自杀——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

来源:看医界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7-01-10
    我们经常听说和看到医生自杀的消息,因为目前医患之间的信任早已达到冰点,其解决方式成为政府的难点。近20年来医患纠纷逐渐升级,近日,小编又从网上得知,有一位白衣天使又离我们而去了……

据获悉,1月6日晚,云南省知名三甲医院眼科主任雷霍教授在家中跳楼身亡。

 

(雷主​任生前门诊坐诊)

    据其同事介绍,雷医生是1967年生人,优秀乐观、美丽善良、谦逊随和,丝毫没有大主任的架子,生前还承担了大量的公益项目,帮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做白内障手术。

    雷医生的签名则为,“得眼病后的您,请不要担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吧!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眼病是可以控制的,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

    “她那么好的一个人,那么善良的一个人,那么乐观开朗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关于雷主任的离去,很多同事获悉后都很难接受。

    在网上,一位患者家属给她的评价是这样的:雷医生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态度和蔼可亲。我们为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的庆幸,祝福和感谢全世界的所有认真负责的好医生……

 

 

但如今这位好医生却并未因一些患者的祝福获得善果,也不能再和很多亟待去除病患的患者并肩战斗,而是毅然决然地从8楼跳了下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对这个世界如此绝望呢?

    据雷医生的一位同事介绍,近雷医生遭遇了一起医患纠纷,病人术后情况不好,家属讨说法,压力比较大。另外一位同事表示雷主任凡事都力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

    但雷医生跳楼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清楚,雷医生的家属还在向医院讨说法,其同事也强烈要求一定要给出真相。

医生自杀事件频发的背后

    据业内人士统计,近年来,仅媒体报道的医生跳楼自杀事件已多达十几起。



    2016年11月,上海浦东新区曙光医院一名骨科医生自杀身亡;2015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晓辉自杀身亡;2015年6月,南通大附院放疗科的一名副主任医生跳楼身亡。2014年5月,上海长海医院肾内科主任李宝春医生从12楼跳下身亡,年仅44岁;2014年3月,吉林大学医院的一对医生夫妇跳楼身亡……

    频发自杀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医生在巨大的职业压力下,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

    根据《上海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与倦怠状况及心理健康援助对策研究》显示,有76%的医生在情感衰竭方面存在中重度倦怠,78.8%的医生在面对服务对象和环境时存在倦怠、54.2%认为欠缺个人成就感。

    上海长海医院一位麻醉医生曾撰文表示,“职业倦怠的后果有很多,抑郁是较常见的类型,抑郁症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自杀。或许是医生曾太多次用技术性眼光看待生命无常,他们的自杀通常决绝直接。”

    雷医生的一位同事更是控诉道,“我们那么多的医务人员面对各种委屈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听他们倾诉,为他们撑腰呢?除了指责,除了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人,我们还能做什么……”

做医生难,做一名好医生更难!



    在医患纠纷、医院暴力频发,医务工作者长期劳动强度超标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希望静下心当医生的人,常常陷入两难的选择之中。不被患者理解,不被社会理解,为某些道德丧失的医生背负种种恶名,这些也是当今医疗环境中,医生必须面对的烦恼。在雷医生身上恐怕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好心换来的却是医患纠纷,当然会累加出许多致命的伤害。

    我们在此呼吁,医院管理者应该给医护人员一些关怀,并及时对压力过大的医护予以心理疏导,并呼吁社会人士多给医护人员一些理解,不能再成为压垮医护人员的后一根稻草。

    选择自杀,不该成为面对“医疗纠纷”时的终解决方法,这不只是医生的个人悲剧,也是现代社会的悲哀。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多关心医生的境遇,给医生减压,让医生享受到治病救人的职业成就,这才是社会之福。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