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毛病 对症下药
随着药品领域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规范性政策的逐步到位,医用耗材必然成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另一个突破口。
所谓不破不立,价格严重虚高、流通环境混乱、加重患者负担,医用耗材身上的“毛病”确实到了必须治一治的时候。但因为医用耗材本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面对陈病积疴的复杂现状动刀改革,必须首先做好基础性调查,确保改革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不能“倒掉洗澡水也倒掉了孩子”;同时,必须跟进三医联动改革,真正实现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重构。
医用耗材有水分毋庸置疑,但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在确保生产、流通领域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各类医用耗材的实际价格理应在什么水平?在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中,哪些情况属于过度使用?过度使用的比例有多大?这些都不能是一笔糊涂账,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做大量准确的基础调查。可以想象,调查的过程必然面临种种困难,但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必须指出的是,社会舆论应理性、客观看待医用耗材消耗量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医用耗材必然存在产品更新换代、消耗量合理上升的空间。开展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整治的是因医疗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临床不合理使用,因价格体系不透明滋生的非法“带金销售”和骇人的虚高价格;相关改革政策的制定,应在实现挤压耗材领域水分、满足和保障患者合理治疗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临床新技术开展的支持和鼓励。
后,在医用耗材领域动刀不是为整治而整治,三医联动改革必须持续跟进。挤压耗材水分而产生的空间,应及时被“干货”所补充。在做好精准测算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腾笼换鸟”的初衷和目的。这无疑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具备进一步协调联动的改革智慧和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