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医疗“声音”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05-24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两会较往年推迟了些。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京召开。
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除了开会时间的推迟,此次两会会期缩短、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主要通过网络、视频及书面等非接触方式进行采访发布。
医疗作为与人民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医疗之声自然受到许多关注。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相关医疗健康提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关注?
1、改变医生晋升“唯论文”倾向,改进评审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浙江省委会主委、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表示,目前我国医生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甚至SCI论文)作为必要条件,而相对忽视了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能力等。晋升“唯科研”倾向,导致医生片面追求科研指标,而忽视了“治病救人”的职业本质。
罗建红建议:医疗系统要破除“唯论文、唯科研”倾向,相关制度要明确规定不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临床医生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评估医生的临床服务能力、水平和贡献上。
2、马化腾:提升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获得感
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7份书面建议。其中,包括医疗服务与医生获得感和产业互联网的相关内容。
他建议,应加大投入力促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医务人员实现“制度性减负”;把新基建延伸到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帮助医务人员实现“技术性减负”;精细化管理患者关系,重建医患和谐;让基层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充分享受政策与技术红利,促进医疗模式适应老龄化趋势,弥补城乡差距。
3、建议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陈静瑜指出,为扑灭疫情,国家迅速响应、果断决策,于2020年1月23日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武汉“封城”行动。不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国的蔓延,也大大降低了病例输出到其他地区与国家的风险,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是为了纪念这次抗疫战争的成绩,也是进一步唤起和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有利于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4、完善医务权益保障,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制定《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条例》,为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将“伤医”行为作为法定加重情形在相关刑事法律中予以规定,避免类似行为重复发生;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在立法中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
皮剑龙说,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保障的措施,让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一定程度上使得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只有进行制度化保障才能有效遏制暴力伤医行为。提案还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尤其是“医闹”信息的共享,通过该项共享平台机制对“医闹”事件进行精准定位,重点关注,有效防范。
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除了开会时间的推迟,此次两会会期缩短、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主要通过网络、视频及书面等非接触方式进行采访发布。
医疗作为与人民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医疗之声自然受到许多关注。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相关医疗健康提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关注?
1、改变医生晋升“唯论文”倾向,改进评审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浙江省委会主委、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表示,目前我国医生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甚至SCI论文)作为必要条件,而相对忽视了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能力等。晋升“唯科研”倾向,导致医生片面追求科研指标,而忽视了“治病救人”的职业本质。
罗建红建议:医疗系统要破除“唯论文、唯科研”倾向,相关制度要明确规定不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临床医生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评估医生的临床服务能力、水平和贡献上。
2、马化腾:提升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获得感
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7份书面建议。其中,包括医疗服务与医生获得感和产业互联网的相关内容。
他建议,应加大投入力促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医务人员实现“制度性减负”;把新基建延伸到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帮助医务人员实现“技术性减负”;精细化管理患者关系,重建医患和谐;让基层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充分享受政策与技术红利,促进医疗模式适应老龄化趋势,弥补城乡差距。
3、建议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陈静瑜指出,为扑灭疫情,国家迅速响应、果断决策,于2020年1月23日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武汉“封城”行动。不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国的蔓延,也大大降低了病例输出到其他地区与国家的风险,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是为了纪念这次抗疫战争的成绩,也是进一步唤起和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有利于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4、完善医务权益保障,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制定《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条例》,为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将“伤医”行为作为法定加重情形在相关刑事法律中予以规定,避免类似行为重复发生;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在立法中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
皮剑龙说,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保障的措施,让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一定程度上使得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只有进行制度化保障才能有效遏制暴力伤医行为。提案还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尤其是“医闹”信息的共享,通过该项共享平台机制对“医闹”事件进行精准定位,重点关注,有效防范。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