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后悔学医,中国医疗怎么了?
6月11日,《医学界》发起一项名为“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学医吗?”的问卷调查,共有937位医务工作者参与调查。89.01%的医务人员表示,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不会再去学医;94.56%的医生表示不会让子女学医;69.26%的人表示后悔学医,从医。一位被调查者表示:“学医的初衷是为了看见病人康复以后的笑脸,现在常常看见的却是触目惊心的同行血泪。”
中国医生怎么了?
2013年,美国薪酬调查机构Payscale曾公布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胸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从业者自我满意度位居2-5位。而中国医生普遍不满意执业现状,中国医生怎么了?
“中国医生的执业环境太糟了!”一位医生向《医学界》痛陈。“医疗环境和医疗工作强度是我现在面临的大的困难,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去,真的是在撑着,硬撑着,工作中没有乐趣。”
这位医生的境况并非个例,《中国医院》曾对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压力大。工作超时、加班、值夜班、没有午休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80%的医务人员表示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上,10%的医务人员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医务人员平均每月要值7个夜班,夜班时通常无法休息。绝大部分医生都表示患者太多,多的一名医生一天接诊150人次。在492名被调查者中,有273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令其“身心俱疲”,占到了一半以上。
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相比,医生们的回报却与之严重不相称,《医学界》此前发起的一项6150名医生参与的调查显示,中国医务人员的工资情况非常不容乐观。凭着医院每月发放的工资,住院医师的工资不够维持生活,而经过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不断地学习,成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院发放的月工资也不够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目前所谓的医生高收入,来得并不是非常名正言顺,也让本应堂堂正正凭知识技术吃本事饭的医生们非常憋屈。
中国医疗怎么了?
“我理想中的医生面对病人可以仅考虑病情需要怎么样处理,与病人做好沟通后就按医学需要来处理,可以全力以赴的救冶病人。而不是在见到病人时首先要想着我怎样做才不会被骂,被打,被投诉,被打官司。要想着病人有什么保险,我怎样才能把他的费用控制在保险允许的范围内而不要被扣了自己那点可怜的收入。还有职称制度,我明明很多年以前就应该进副高了,材料也准备了,就因为超编一压就是五六年,而且就因为现有的副高短时间内不能进正高或退体,有可能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内都不能参加副高考试,这样的现实太无奈,太伤人。”一位医生在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医生和现实中的自己时这样说道。
的确,中国医疗体制的很多短板都是一线医生在为其买单:医保体系不健全,让医生要为病人的医疗费用精打细算;医患矛盾恶劣,医生成为患者看不起病的出气口;职称评审制度不合理,让医生无法安心看病救人……
仍有医生选择坚守,相信未来
虽然现在的医疗行业现状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也有很多医生表达了自己对医学的热爱,并对学医从医无怨无悔。
“在这个大家都对医学丧失信心的年代,我还是想用我自己亲身的经历来鼓励到医疗这个产业来,如何做一个纯粹的医生,行医是可以获得别的行业没有的幸福感的。我相信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绝不会象今天这样的低谷。市场化的推进将会改变医疗整个行业。”上海妇婴保健院妇产科医生龚晓明对中国医疗的未来充满信心。
与龚晓明医生类似,著名血管外科医生张强也对自己的学医从医选择无怨无悔:“如果今年我高考,我的所有志愿仍然是医学院。如果我的孩子选择医学院,我也会全力支持。”
在《医学界》的调查后台,一位医生网友说道:“如果再让我填一次高考志愿,我仍然会把全部的志愿都填上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就像我当年填的志愿一样。真的像张强医生说的一样,喜欢的,永远不会放弃。我热爱医生这个职业,我享受这份永远背负着使命感的工作。我一直都努力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