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营医院评上“三甲”政府就重奖2000万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9-14
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扩大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是深圳医改的一项重要工作。得益于深圳开放、创新、包容、共享的环境,作为大健康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深圳医疗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办医格局,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服务量占比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简政放权,全面放开社会办医
用依法治理、法制化的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代替计划经济的手段,是深圳医改的一大特色。
即将于明年1月1日实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更是进一步给准入限制“解绑”:取消了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筹建审批),全面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数量、等级、床位规模、选址距离、医保定点机构数量等限制,由举办方根据医疗机构设置标准自行筹建。此外,放开了举办者的身份的限制,改变原诊所只能由执业五年以上医师设立的规定,允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设立。
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民营和公立
“公平对待公立和社会办医的医疗机构是深圳做的很巧妙的一点。”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薇称赞说。
在基本医疗补助、学科建设等各方面,政府对公立和民营一视同仁。
今年5月,市政府又出台了《深圳市推动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对社会办医扶持政策的覆盖面。政府全面放开社康中心举办主体限制,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助对象从原三级医院扩大到所有医保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
鼓励创优,支持民营医疗提高医院品牌信誉
“评上三甲,拿到了政府奖励的2000万元,还有基本医疗的补贴。这对于我们开展基本医疗、提升医疗水平、打造品牌医院,是很大的鼓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平台,引入优质医疗资源
去年7月,我市首家名医诊疗中心——深圳维世达胜凯名医诊疗中心开业。这是一家具有“国际范儿”的诊疗中心。国际医疗中心的医生可提供英、日、韩、德等超过8种语言服务,与全球超过7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对居民实行个性化智能健康管理。
名医诊疗中心是深圳医改的创新,也是我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以“平台化、网络化、专业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国际名医诊疗中心,类似香港的“联合诊所”,可为国内外名医开办独立诊所或医生工作室提供配套服务,让名医或其团队可以实现“拎包入驻”。目前,我市已建成6家社会资本投资举办的名医诊疗中心。
放管结合,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医生集团就是多个医生团队组成的联盟,在国外是医生执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国内,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当前国家医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背景下,医生集团实际上是搭建了具有行业专业背景的社会化第三方医疗人力资源平台,有助医生流动起来。
通过扶持一批高水平社会办三级医院、专科医院、名医诊疗中心,鼓励医疗专家进社区开办医生工作室和名诊所,支持医生集团发展,为医师多点执业、自由执业提供服务,深圳希望吸引更多名医名家汇聚鹏城,满足市民个性化医疗健康需求。
在医生多点执业上,深圳继2015年7月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实行“一地注册、全城通用”,多点执业变行政审批为契约管理后,今年4月29日又出台了进一步简化程序的政策,医师多点执业无需执业地点审核同意,同时鼓励深圳市外的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的注册医师来我市多点执业,实行备案管理。据悉,从去年11月到目前,共有2569名医师在我市办理了多点执业备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