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挖走儿科医生成功!
来源:霍尔斯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10-17
“金眼科、银外科,千万不做小儿科”,这是医学圈广为流传的“科室收入定律”。广州市黄埔区一家三甲医院近日发出告示,10月13日起,将暂停23:00以后的下半夜急诊儿科,仅收治危重症患儿。
该院停止夜班儿科急诊的原因是医生排班排不过来,由于儿科待遇低,近两年一直没有招到一个人,而不少民营医疗机构的儿科却频繁挖角成功。
随着越来越多儿科诊所出现在高端民营医院,很多优秀儿科医生出走的关键原因是为了有尊严地行医,儿科高强度工作负荷与不对等的收入是另一主要因素。
医院称因儿科医生缺乏
该医院发布“调整急诊儿科开诊时间告示”,称因医院儿科医生缺乏,儿科开诊时间调整为7:50-23:00。他们主任表示以前医院有近20个儿科医生,全天大概500个病人是可以满足排班的。但去年走了4个,还有2个在休产假,现在加上退休教授,也只有14个儿科医生。而公立医院招人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因为待遇原因,没有人会愿意来,近两年来一直没有招到一个人。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目前我国的儿科医师不到10万人,相对于0至14岁儿童的2.6亿人口,平均每两千名儿童只有一位儿科医生,缺口至少超20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儿科医生“三高两低”
公立医院暂停儿科急诊,是儿科医师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儿科医生生存压力大等恶性循环的结果。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曾评价,儿科医生“三高两低”(高风险、高难度、高投入、低满意度、低产出),医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与回报严重不对等。
这是一个老话题,儿科医生活多,又不赚钱,再加上医患关系尖锐,很多有经验的优秀医生为了能得到一份受尊重的工作,选择出走。在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奖金与收支结余挂钩,儿科检测费用微不足道,药品收入也不高,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这些负面因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优秀医生选择辞职,要么改行,要么投奔民营医疗机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深圳市儿童医院共有36名医师及139名护士辞职。成都某民营医院医生李静就是“逃离公立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此前她曾在一家三线城市公立医院儿科工作三年。李静说,她离开公立医院的原因就是待遇太低,原来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民营医院开出的万元月薪很有吸引力。
不过,遍布全国的儿科告急局面有望得到解决。一个乐观的趋势是,随着业内呼声不断,社会和医院开始重视儿科人才培养和儿科医生待遇提高等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